俯瞰禾角日村
在黄南州泽库县西南的高原深处,有一个地方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所牵引,逐渐从往昔的沉寂中苏醒。这个地方就是宁秀镇禾角日村,一个海拔3600米、曾经被贫困枷锁禁锢的村落。究竟是什么让它踏上了逆袭之路?是怎样的契机与努力,使它如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让我们一同走进禾角日村,揭开这背后的神秘面纱。
当我们踏入禾角日村,往昔的景象如同一幅褪色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曾经,这里犹如被贫困深渊紧紧拽住的孤星,自然条件严苛酷寒,产业基础荒芜薄弱,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忍受着孤寂与荒凉。然而,如今的它却似被注入了神奇的魔力,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活力与希望。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及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2023年禾角日村发展历程中迎来了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彼时,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携手帮扶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将关注的目光齐聚于此。禾角日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就此拉开了一场深刻且全方位变革的大幕。
驻村第一书记杨德森走访群众
在禾角日村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是推动振兴的坚实根基。省高级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了一批素质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驻村。这些干部带着使命与担当,不辞辛劳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仔细倾听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期盼。
驻村第一书记杨德森说:“我们驻村旨在与村民打成一片,探其诉求以谋振兴。在2024年,我们全力协助村‘两委’强战斗堡垒、明发展思路、搭产业平台、建治理机制。扎实推进‘四有’活动,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其间,慰问老弱病党员18人次、患病群众23人次、逝世困难群众家属4户次,走访监测户18户次、生活困难户52户次,完成民事纠纷诉前调解2件。成功办成人民调解员培训、博士服务团到村义诊、‘芙蓉学子’大学新生资助、‘暖心煤’发放等实事10件,还争取到帮扶物款近35万元。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为民服务‘接地气’更‘冒热气’,就是要通过这些努力,充分引入资源结合村情,优产拓市,深挖潜力,为禾角日村可持续振兴、村民富足生活奋力前行”。
县委副书记丁永平检查指导饲草料种植基地
与此同时,县委精心擘画发展蓝图,研究制定了一份涵盖基层组织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改善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内容的详尽帮扶方案,全方位布局,精准发力。县委组织部及时下派了通晓当地语言、基层经验丰富的驻村工作队员旦正才让。而宁秀镇选派的村党支部书记才旦加更是令人欣喜,他是泽库县首个由副镇长转任村支书的干部。凭借在行政岗位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快速融入禾角日村事务。在产业规划上,他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探讨,依据当地天然草场资源状况,谋划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策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面对矛盾纠纷,他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公正且妥善地化解矛盾,维护村庄和谐稳定。他以务实的行动和清晰的思路,在镇政府与村庄间构建起顺畅的沟通桥梁,成为推动禾角日村振兴的核心力量,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其贡献在禾角日村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深刻印记。各方力量如同一股股清泉,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禾角日村的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禾角日村集体农畜产品直销点开业
宁秀镇党委书记才让卡表示:“禾角日村的振兴是我们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从一开始,我们就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精准落地。在产业规划方面,我们结合本镇的整体布局与禾角日村的特色,为其量身定制发展路径,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发展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禾角日村集体农畜产品直销点的设立也成了重要一环,它为村里的农畜产品打开了直接面向市场的销售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产品利润空间,让村民们能够切实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并且,我们持续关注群众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等,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饲草料收获
与此同时,饲草料种植基地项目已成功落地并收获颇丰。成熟的饲草料被高效收割,经加工处理后,被压缩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形草垛,如同一座座金色的“小堡垒”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间,静静诉说着丰收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创新推行的牦牛“7+5”轮换养殖和联户牧场模式成效显著。村支书才旦加向记者详细介绍:“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承载压力,还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让村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牦牛规模化养殖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禾角日村始终将党建引领置于重要位置并贯穿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双五”争创行动。通过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党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断增强。党员英吉才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活动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而且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
支部书记讲党课
在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方面,禾角日村大胆创新,将党组织巧妙地嵌入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矛盾调处等各个关键专项组,成功实现了功能型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此外,村里精心打造的“党员+群众+公益岗位”党建融合模式效果显著,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全体村民踊跃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禾角日村易地搬迁点
经过一年的努力与奋斗,禾角日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增因病检测户得到了妥善的医疗救助与帮扶关怀,村集体产业收益实现大幅增长。全村720个劳动力中村外县内务工人员达719人(次),这充分显示出村民积极向外拓展就业机会的活力与热情。脱贫户人均收入15097元,较上年提高14.8%,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均收入15597元,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村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光伏产业、到户产业等项目也如稳定的“造血机器”,为村民们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更为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笼罩在贫困阴影下的消沉与迷茫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激情。
禾角日村的成功实践,无疑是一个关于希望与奋斗的生动故事。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不懈努力下,这片曾经贫困落后的土地正稳步踏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可以预见,未来的禾角日村必将成为高原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其成功经验也将如同明亮的灯塔,为更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前行的乡村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激励广大乡村奋勇拼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泽库县委宣传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