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政务服务大厅的社保窗口,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核对信息、讲解政策、协助操作,工作人员将“为民服务”融入每一个细微动作,织就窗口前最朴实的日常。

忙碌的社保窗口
晨岗“指尖教学”:助老人激活社保卡
每天清晨,窗口前总会围来揣着社保卡的老人。这天,68岁的卓玛阿妈攥着卡焦急询问:“姑娘,这卡领回大半年,咋取不出养老金?”负责城乡养老保险的卓玛吉连忙接过卡,请阿妈坐下解释:“您没激活金融账户,我教您操作。”她用自己的手机银行APP演示步骤,怕阿妈记混,又用藏汉双语将流程写在便笺纸上,还圈出“银行柜台也能办”的字样。卓玛阿妈担心忘记,卓玛吉笑着回应:“随时来,我们天天在这儿。”这样的“指尖教学”,卓玛吉每天要做四五次,她说:“老人学东西慢,多讲一遍、多写一句,他们就少跑一趟。”
午后“缴费寻踪”:核清漏缴款项
下午两点,才让急得满头汗来到窗口,手里攥着缴费凭证:“我查了三年缴费记录,2021年那笔咋没显示?会不会影响退休?”负责缴费查询的热措先递水安抚:“别急,咱们一笔笔对。”她打开社保系统逐页翻找,对照纸质票据发现,才让2021年委托亲戚代缴时,亲戚将“才让”写成“才郎”,导致系统未匹配。热措未让才让自行核对,而是联系乡镇社保站经办员,与公安户籍系统核实后,提交信息更正申请。下班时,她将更正单递给才让:“明天系统更新后再查,有问题再来找我。”才让连声道谢:“你帮我把心放进肚子里了。”
黄昏“耐心答疑”:讲透缴费门道
月底窗口最忙,临近下班,一位抱孩子的年轻姑娘不停看手表。负责待遇核算的老李主动上前:“姑娘,你着急的话我先帮你办,别冻着孩子。”姑娘称自己是灵活就业人员,想知道今年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老李接过身份证,打开缴费测算表:“按你选的最低档,共12446元,不同档次金额不同,想多交现在能调。”他用计算器重算一遍并写下数字,还教姑娘在手机上操作缴费。姑娘感激地说:“本以为要等好久,没想到这么快,还讲得这么明白。”
用心服务:破解群众与企业难题
社保窗口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后,一位会计大姐三趟前来咨询,负责企业养老保险的羊本加逐行解释政策、协助解决系统故障、确认报表数据。羊本加说:“我们面对的不是冰冷数据,而是家庭生计与企业期盼,多份细心能减少群众奔波,多句解释能化解政策隔阂。”
面对业务高峰,陈志昊开启“延时服务”“错峰办理”,确保业务“日清日结”。尕项卓玛为帮群众适应线上办理,制作简易指南、现场示范操作,还帮担心线上安全的阿姨绑定亲情账户,让其子女远程协助。阿姨笑着说:“现在在家就能办社保,太方便了。”
社保窗口虽小,仅容一桌两椅,却装下万千群众期盼。工作人员用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办好每笔业务,将群众“疑问”变“放心”,“麻烦事”变“顺心事”,让民生温度传到每个需要的人心里。(来源:同德县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