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是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前沿阵地,也是玛多县人民法院多元解纷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诉源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今年来,玛多县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制定《玛多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聘请6名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特邀调解员坐班“姊妹湖”调解室,协助法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初步实现了及时有效分流纠纷、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从过去单纯“走出去”,转变为“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调解格局。作为法院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调解员来自群众,了解群众,善于从群众视角释法析理、化解矛盾。调解中,调解员注重情理法并重原则,运用法律智慧,结合社会常识和道德观念,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增进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恢复和谐的目的。
数字化时代浪潮中,调解员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通过在线调解平台,打破时空上的传统限制,让调解更加高效便捷。为了将人民调解与司法程序有效衔接,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调解员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将纠纷化解工作置于诉讼程序前端,促使当事人诉前和解,节约司法资源,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司法服务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更多的便捷和温度。4-12月,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特邀调解员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是玛多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深化落实多元解纷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特邀调解员轮流坐班制度和法官、法官助理指导调解方式,有效整合人民调解员解纷资源,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工作格局。既减轻当事人诉累,更能快速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下一步,玛多县人法院将进一步完善法官、法官助理有效指导下的特邀调解员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将“判”的刚性和“调”的柔性相结合,在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同时减少其诉累,节约审判资源,力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止讼。(玛多县委宣传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