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11月8日,2025年青海省第四届校园排舞网络公开赛拉开帷幕,本次赛事以“线上直播+线下评审”的创新模式,汇聚全省37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57支参赛队伍,以舞蹈为媒介,展现青海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为高原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新活力。

线上比赛画面(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作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本届赛事由青海省体育局、青海省教育厅联合主办,青海省学生体育协会、青海省全民健身操舞协会、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共同承办,是《2025年青海省学生(青少年)相关体育赛事计划》中的重点项目。
赛事实现全学段、多地域全覆盖。参赛单位涵盖幼儿园至大学5个学段,地域扩展至西宁、海东、海北、海西、海南、玉树、黄南等7个市州,充分体现赛事组织的深度与广度。竞赛设置集体规定项目与开放项目两大类别:规定曲目选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我和我的国》等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开放项目则鼓励校本创新,支持各学校结合地域文化与办学特色编排节目,展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评审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为保障赛事公平公正,本届比赛采用“线上提交视频+集中评审+全程直播”的现代化赛制。裁判团队首次全部从甘肃省选调,由8名国家级、一级排舞裁判组成,确保评分过程透明高效。赛事严格遵循《2025-2028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从艺术编排、完成质量、整体表现三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判,凸显专业性与权威性。
赛事紧扣体教融合核心目标,强调体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排舞这一集体性、艺术性兼具的运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审美素养。各参赛学校积极组织训练,将排舞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如青海师范大学幼儿园的《千字文武术操》、西宁七中的《安昭嗦啰啰》等作品,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实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度融合。

线上比赛画面(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赛事通过网络直播向公众开放,吸引逾万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扩大校园体育的社会影响力。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赛事体系,推动排舞运动进课堂、进社区,打造青海特色校园体育品牌,为高原青少年体质健康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
自创办以来,青海省校园排舞网络公开赛已成功举办四届,逐步成长为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的重要标杆。本届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云端舞台,更为青海体教融合实践提供了创新范本,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青海与体育强省建设。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