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0月3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秋日的青海高原上,一条条公路如银链穿梭于雪山草原间。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交通运输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年度指导目标的93%,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交通建设“加速度”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央广网发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全体交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在项目推进上不断优化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重点项目方面,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规划6个领域和28项具体指标全面落地落实。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公路大通段、机场东进场路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机场东进场路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前往机场的便利性,我们也可以更快捷地把乘客送到机场。”出租车司机曹全德说。

旅客快捷便利抵达机场(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此外,湟源至西海、小柴旦湖至老茫崖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五个1号”交旅融合生态景观大道加力打造,拉脊山、同宝山、北龙山、达板山、青海湖南山等10座观景山峰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年内已开工建设青海湖1号、柴达木1号交旅融合风景道。
在民生服务领域,同样成果斐然。省道306燕官路整改工作进展顺利,有望10月底建成通车,比预期目标提前2个月。青海省还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2818公里,6个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通达,45个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上硬化路。农村公路的改善,让村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青海省完成了500座便民桥梁建设,持续在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推进村镇道路亮化工程。

大桥连通两地群众,激活地区发展(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在运输保障方面,青海省积极推进定制客运和汽车客运转型发展,新增开通定制客运线路3条。同时,积极延伸西宁市等地巡游网约公交服务链条,开通29条“通学专线”和8条“上班族专线”预约直达公交,保障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
目前,青海省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31条,日均带件量由几十件增长至1300余件。“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农产品能够更快捷地走向市场,也让村民们能够更方便地收到快递。”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一家农村客货邮服务站负责人蔡兴慧说。

畅通的道路激活发展“加速度”(央广网发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在交通建设过程中,青海省始终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始终。全省重点交通项目通过优化设计,减少路基土石方填挖方800万方,节约公路用地约5000亩。青海省还大力推进路面冷再生技术应用试点增点扩面,实施“冷再生”技术提质改造农牧区砂石路2000公里。同时,积极开展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年内建成公路沿线充电车位334处,实现海拔3000米以下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100%。全省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占比分别达99%、83%,“零碳”服务区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加西高速巴扎零碳服务区、G6京藏高速共和零碳服务区已建成投运。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