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9月30日消息(记者贾海元)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出发,经过无数条弯曲的山路以后,在荒芜的戈壁滩中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小站,这是青海油田采油四厂的柴西北管道中间站。
矗立在戈壁滩上的柴西北管道中间站(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这里海拔3027米,常年干燥缺氧、风沙大,周边无任何社会依托,对外没有任何通信讯号。2019年密闭集输系统正式投运,也改变了南翼山采油作业区所采石油均依靠汽车向外拉运的历史。
今年40岁的蔡宗雷是这座中间站国庆长假期间唯一的“守站人”,从9月底开始,他一个人要在这里坚守2个月。
9月30日,今年40岁的蔡宗雷正在中间站的小花园里捡拾花种。这座不大的小花园是这片荒无人烟且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中唯一的色彩,打理花园也是蔡宗雷工作之余唯一的消遣。
正在打理花园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正在打理花园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正在捡拾花种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蔡宗雷身后花团锦簇的花园与远处的戈壁滩形成鲜明的对比(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我们是2019年10月1日投产的,刚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光秃秃地。后来,我们利用工作之余从远处的河道内运来了能够满足花朵生长的河沙,慢慢培养了起来。我每天工作之余干得最多的就是在这座小花园里浇水、采集花种,每天看着这些鲜艳的花朵,我的心情会轻松很多。”蔡宗雷一边捡拾花种一边说。
正在打理花园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工作之余在花园里锻炼身体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蔡宗雷走过花园准备去巡检(央广网记者贾海元 摄)
当前正值原油上产的黄金期,每天蔡宗雷一个人都要沿着管道线进行一次巡检,确保原油外输的安全。
“每次轮岗值守的时候,我就要在这里待2个月,确实挺辛苦的,但能够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做贡献,我也挺自豪的。”蔡宗雷笑着说。
正在巡检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正在巡检的蔡宗雷(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巡检结束后的蔡宗雷返回生活区(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视频拍摄制作:贾海元
一个寂寞小站、一条巡线伴行路、一座小花园、一个“守站人”,这是这座中间站的全部。
“我们每年4月的时候在花园里撒下花种,9月底10月的时候就能收获满园的花朵,这不仅是我们献给这座中间站的生日礼物,也是我们石油工人在戈壁滩上献给祖国的礼物。”蔡宗雷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