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4月17日消息(记者 李春雪)塞上江南鱼米乡,冷凉蔬菜产业忙。这几天,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大棚内的设施番茄刚刚长出青涩的果实,宁夏政协委员,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物保护科科长刘媛正忙着在田间地头开展生物防治技术支持工作,检查示范基地的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情况。

4月16日,宁夏贺兰县金贵镇的番茄设施大棚一片繁忙景象(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宁夏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凉爽,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黄土高原夏秋冷凉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冬季设施农业生产优势区。而设施农业中普遍存在高肥、缺水、资源利用率低、虫害严重等问题。

“离番茄成熟还有20天左右,随着气温的升高,番茄病毒病、番茄潜叶蛾、粉虱等病虫害将陆续进入发生高峰期。”刘媛告诉记者,番茄潜叶蛾等害虫可造成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目前呈快速扩展蔓延态势,严重威胁番茄产业安全和“菜篮子”保供安全。

金贵镇设施番茄大棚内,利用物理防治技术在田间连片使用放置迷向丝(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在金贵镇设施番茄大棚内,红色的细绳和粘虫板在绿叶间尤为醒目。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媛介绍道,这是迷向交配干扰的物理防治技术,即在番茄苗定植前,在田间连片使用放置迷向丝或迷向管,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传播,更能降低化学农药残留、提升蔬果口感和产量。

从事植保技术推广32年,刘媛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如何保障农作物高效种植、节本增效,让更加实用的种植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成为她萦绕在心头的大事。2023年8月,宁夏政协专家委员服务“六特”产业工作站成立,分别以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为工作室命名。作为冷凉蔬菜工作站牵头委员,刘媛走遍了全区27个市县区,想方设法将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农民身边。

截至2023年底,工作站已开展技术服务136次,服务市县区27个,服务基地、农业经营主体等56家,组织培训75场次,培训人数1.5万余人次。

大棚内的番茄架上,绕满了碧绿的藤蔓,茂盛的叶子间点缀着黄色的小花。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副总经理彭长美对此尤为感慨:“你看这个花一朵一朵的,开得多好。前年病虫害暴发,一整个大棚几乎绝产,好在现在刘委员以及工作站带来了新技术,不仅有效防治了病虫害,更是实现了节本增效。”

宁夏政协委员,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物保护科科长刘媛为记者讲解技术原理(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金贵镇这个蔬菜种植基地是我经常送技术下乡的地方,也是自治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以及工作站委员履职的服务点。”刘媛表示,类似的站点遍布宁夏全区的田间地头,担任政协委员对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今年宁夏两会前夕,刘媛针对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反馈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推动宁夏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对于市县缺乏对产业规划布局、主导产业不强、全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产量质量安全缺乏统一标准等方面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并形成提案。

“下一步,将针对产业发展重点难点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各界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反映愿望和诉求。”刘媛说。

编辑:解小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