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购经常收到各种“好评卡”。

  消费者网购经常收到各种“好评卡”。

  经常网购的市民应该不陌生,每次拆开快递包裹后,里面除了购买的商品以外,往往还会附上一张小卡片,上面印有诸如“带图10字以上,点亮5星,赠送感谢金×元”的字样。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编造用户评价,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商家为了不触犯这一新规,已经开始将以往的“返现卡”改为“感谢卡”,将“好评”字样改为“建议”。在某些电商平台,用户甚至还能购买到定制的“感谢卡”。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好评返现”可能是馅饼,也可能是陷阱,商家的返现行为可能是为了安抚消费者对于“货不对板”的不满,专家表示,“好评返现”可能会误导其他消费者,律师则表示,商家若违反规定将受到处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良

  为应对新规“换马甲”?

  有商家变“返现卡”为“感谢卡”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购下单前会特别关注商品页面下的用户评论,尤其是那些带有图片的评论。一位电商平台卖家告诉记者:“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其他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为此,一些商家为了鼓励用户给好评,通常不会在平台上明说,而是悄悄在快递包裹里夹带诸如“好评返现”之类的小卡片,引导消费者私下联系他们“领钱”,从而确保消费者能给商品好评。

  记者了解到,很多消费者网购时都有收到“好评返现”卡片的经历。“包裹里的小卡片早就见怪不怪了,要是商品还满意,顺手给个好评还能获得几元返现,何乐而不为呢?”消费者杨女士表示,“偶尔参与一下,拍照上传,点亮五星好评,就能轻松拿到1到5元不等的红包,有时甚至还能领到10元的“大奖”。”但杨女士表示,如果购物体验不佳,哪怕商家有再多的返现奖励她也不会违心地夸赞。

  消费者周先生也表示,自己收到过不少类似的“好评返现”卡,但他都没去操作。“返现金额多为1元、2元、3元或5元,我觉得麻烦便没去联系商家。”此外,周先生也担心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另有玄机。“我网购一般都是收货一段时间后由系统默认给出好评,但如果东西真的质量不好又过了退货时限,我就会如实评价。”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编造用户评价,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但记者调查发现,为“应对”这一新规,有的商家又变换了“马甲”,将“好评卡”更名为“感谢卡”继续附送在寄给消费者的包裹中。

  记者随后在一些电商平台搜寻发现,甚至有店铺专门售卖这类“感谢卡”。一位商家介绍,“好评”和“返现”字眼由于触犯平台规则,均不再出现在卡面上,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建议”和“感谢金”等字眼。“卡片上有获取感谢金的详细步骤,买家可选取现金或优惠券。”该商家表示。

  是“馅饼”还是陷阱?

  商家为求好评套路多

  记者还发现,个别商家为了获得用户好评,不仅承诺返现,甚至还会开展“免单活动”。如一家店铺的售后人员表示,用户加入群聊,订单确认收货+全5星好评,会有定期福利放送;若是好评30字+晒图4张+视频+追评10字以上,更可直接申请退款。

  诸如此类的“好评返现”行为,商家收获了好评,消费者获得了让利,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不过,一些消费者的经历表明,这个“馅饼”背后也可能潜藏着陷阱。

  消费者叶先生前不久网购了一个不锈钢水龙头,不料安装后,水龙头流出的竟是生锈的水。叶先生表示,购买之前他还查看了商品的评价,众多图文并茂的好评让他放心下单,没想到却换来了如此糟心的结果。叶先生回忆,当时卖家也附赠了“好评卡”,自己顺手就扔掉了并未参与。“现在才意识到,卖家是靠返现刷好评,用虚假宣传来误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能坑一个是一个。”他认为,商家返现也许是为了安抚消费者对于“货不对板”的不满。

  有消费者表示,一些店铺售卖名不符实的产品,却能依靠“好评返现”获得众多消费者的“好评”。杨女士告诉记者,其购买的一款肥皂的商品页面显示重量为203克,实际收到的货物只有84克。但由于店家有“好评返现”的活动,商品页面底下仍是“清一色好评”,以至于那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看到好评后纷纷跟着下单购买。

  更有消费者表示,有些商家发卡片纯粹是为了“骗”好评,并不会真的给用户返现。消费者Momo表示,她收到过一张“好评卡”称可以返10元,她按照店家要求附上三张实拍图+五星好评,做完这些“任务”后联系客服时对方却说“薄利多销不返现”。Momo表示,这种行为已经属于欺骗消费者了。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也有类似的经历,按要求“刷”完好评去找商家,对方却不认账,有的商家甚至还“甩锅”称卡片是平台放的,也有商家表示“活动已过期”。Momo表示,也有商家偷换概念,承诺的“10元返现”变成了“10元店铺满减优惠券”。但对于商家的以上套路,消费者往往也不会为了这几元返现不断跟商家较真,商家得以靠这样的“花招”不断骗取好评。

  “好评返现”破坏评价客观性

  专家:不利于电商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好评返现”行为还可能对消费者售后权益构成潜在威胁。当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即使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提出申诉,卖家也可能凭借用户的好评截图作为证据,试图规避其应承担的责任。面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由于接受了商家返现,会变得非常被动。不少消费者都认为,对于返现优惠过大的商品应保持警惕。

  知名品牌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表示,“好评返现”这种营销策略的本质是商家通过提供现金或红包等形式的激励,来诱导消费者给出正面评价。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好评的数量,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破坏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建议,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应保持警惕,避免受到“好评返现”等诱导行为的影响。此外,平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和打击“好评返现”行为。

  律师

  商家虚假宣传或吊销营业执照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律师认为,“好评返现”行为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商品或服务评价的真实性受损,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有序竞争。“消费者在网购时往往依赖于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好评返现”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误判,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孙宇昊表示,《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经营者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他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接受行政处罚。

编辑:王丹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