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5月7日消息(记者李子平)玉米种两垄空一垄,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吗?不,还会增产6%-8%。
当前正值玉米播种期,在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子镇雨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数台播种机正在使用“二比空”技术进行播种——玉米种子改了“队形”,原有三条田垄上的玉米被集中到两条田垄上种植,留出一条田垄空地,保证亩均种植密度不变。
沈阳法库,春天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央广网发 王宁 摄)
“这块儿地是玉米高产高效项目千亩核心区,今年采用的‘二比空’技术,就是种两垄空一垄,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法库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齐蕴荣介绍,这种模式起到了休耕轮作的作用,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和玉米通风透光。“这个技术经过了我们实际种植验证,增产幅度在6%~8%,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不少农民主动要求用这种技术种玉米。”齐蕴荣说。
在雨田农场,近年来多项种植新技术、新方法落地生根,除了“二比空”之外,玉米宽窄行、玉米大豆轮作、无人机施肥等新技术都在农场得到了有效验证并辐射到周边。
雨田农场负责人崔兴震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4000亩玉米和7000亩大豆,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稳定增产。“今年更新了免耕指夹式精量施肥播种机,播种机更新后种植过程中播种、调肥更加精准,所需的配套农机动力也有所降低,能够有效降低耕种成本。”崔兴震说。
新型播种机在田间播种(央广网记者 李子平 摄)
因为增产实实在在,崔兴震的农场里也经常要接待来“取经”的农民。“咱们这块儿几乎所有种大豆的都到我这来看,问我种植密度等方面的经验。因为以前种的大豆,种过密会倒伏,种稀了产量又上不来,必须得掌握科学技术播种才行。”
雨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按照“稳产量、扩大豆、增油料”的发展思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辐射带动全县种植大豆2万多亩,每亩增收150元以上。
目前,法库县已经播种玉米52万亩,小麦0.2万亩,马铃薯1.8万亩。各合作社正抢抓晴好天气,依托现代农业机械,在沃野平畴间抢农时、保春种。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