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宗韶峰 李子平)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关系民生福祉,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辽宁省鞍山市,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城市,既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又有秀美千山似莲花盛开的美景;既书写了新中国工业的钢铁记忆,又经历着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

每个人理解的鞍山是不一样的。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就“在全面振兴中如何实现破局突围”“如何深化改革开放”等话题接受了《做客央广网》栏目的专访。我们也听听他眼中的鞍山是什么样的。

全国人大代表、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做客央广网(央广网发 王综鹤 摄)

从“一业独大”到“多点支撑”的创新之城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对于像鞍山这样“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的老牌工业城市而言,“一业独大”的问题在发展中逐渐显现。

“必须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把传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好,还要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王忠昆表示,鞍山已构建起“8+1”产业体系,既要引领钢铁及深加工产业、矿产业、菱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打好“翻身仗”,还要推动消费品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激光及显示器件产业等未来产业蓄势突破。

鞍山铁矿石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钢铁是鞍山的一张名片。“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让传统与新兴‘双轮共转’。”王忠昆介绍,鞍山将矿产业作为转型的主攻方向,从2023年开始,着力推动西鞍山铁矿和陈台沟铁矿的建设,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项目建成后,鞍山年产铁精矿将达到1.1亿吨,成为世界级的铁矿石产业基地。

鞍山还是世界最大的菱镁矿石集中产地,菱镁矿资源储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立足优势,鞍山着力开展菱镁行业专项整治,向粗放式开采、无序开采等行业问题“开刀”,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矿产业附加值。“2024年,鞍山菱镁产业在镁砂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产业增加值超5%的逆势增长。菱镁高端产品占比由18%提升到25%。”王忠昆说。

立足钢,更要延伸钢、超越钢。“海洋用钢,新能源用钢,高端异形的耐火制品,都是依托传统产业开发的,鞍山传统产业高端产品的占比已经由原来的9%,提高到18%。”王忠昆介绍,近三年来,鞍山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节能改造和环保改造项目600余个,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提高15%以上,110多种新产品和高端产品应运而生,激光及显示器件、钠离子电池等新兴产业也成为鞍山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鞍山先后出台“钢都英才计划”,成立千山湾矿业实验室,通过政策引导、制度保障,构建鞍山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

“鞍山钢铁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的55%降至2024年的25%,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王忠昆说道。

从“啃硬骨头”到“刀刃向内”的活力之城

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开放。鞍山更是如此。

十几年前,鞍山经历了城市的快速扩张,过去粗放式的发展给今天的鞍山留下了大量存量资产。鞍山下决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有一些项目停缓建、烂尾,我们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全面摸排和梳理,建立了清单,成立了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攻坚专班,向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停缓建项目‘宣战’。”在王忠昆看来,新官要理旧账,要敢于破解难题,才能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近两年来,我们有18个项目重新开工建设,对营商环境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信心所在。除了推动审批制度改革,近万个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外,鞍山还建立市委书记、市长直通车,通过微信小程序,千家企业负责人与市委书记和市长面对面,“去掉所有的中间环节,有问题直接找我们,就是要让企业和我们说实话、说真话,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收集,由我们责成相关地区或部门办理,难事我们直接为企业处理。”王忠昆认为,只有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才能激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只有下好营商环境改善的“先手棋”,鞍山才能实现从“工业锈带”到“投资热土”的转变。

改革,要敢“啃硬骨头”,也要“刀刃向内”。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鞍山市部分开发区主责主业不聚焦、动力活力不足。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务之急。“通过实施‘管委会+公司’等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园区聚焦主责主业,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高地。”王忠昆表示。

与此同时,鞍山也正在推进城投集团整合、企业集团化重组,做实国企“三能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质效。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2024年,连年亏损的鞍山市千山旅游集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5%,接待游客2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改革还在路上,只有通过改革这把金钥匙才能激发发展的新活力,助推鞍山高质量发展。”王忠昆说道。

从“钢铁之都”到“风景秀美”的生态之城

从冰城雪原到烟火人间,近两年,东北文旅不断“破圈”。

说起鞍山的文旅资源,王忠昆如数家珍:“我们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是关东第一山。我们有全国最好的温泉之一—汤岗子温泉,有国家一级博物馆—鞍钢博物馆,有岫岩玉,鞍山还是‘评书之乡’,是中国奥委会授予的‘奥运冠军之城’……”

鞍山一方面不断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文旅资源进一步得到激活;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城市魅力不断提升。2024年,鞍山总投资超152亿元的30个文体旅项目开复工,千山景区入选全国首批“避暑消夏好去处”,鞍山成功举办“旅行就选C”鞍山战略首发大会、千山梨花节等300项文体旅活动。“2024年共接待游客8114.0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6.1%,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5.73%。”王忠昆说。

“请客人来鞍山,我们必须打造一个清洁、美丽、有序的城市环境。”王忠昆介绍,近年来鞍山加大对矿山的生态修复力度,对钢铁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同时,一大批口袋公园“上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提升:“鞍山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4年,优良天数316天,优良水质断面占比80%。鞍山虽然是工业城市,但是天很蓝,水很清,更是一座生态的城市。”

今年,夜游千山、“万人千台”乒乓球系列赛等300余场文体旅活动还将在鞍山精彩上演,王忠昆也向全国的游客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鞍山感悟百年矿山的变迁,鉴赏温泉岫玉的灵气,体验苍松奇石的韵味,享受东北烟火的魅力。”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