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1月7日消息(记者李子平)2024年,辽宁全省公安机关保持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共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8万余名,返还被骗资金2.3亿元。

1月7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公安厅介绍了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有关情况。

2024年共避免群众损失13.8亿元

辽宁公安机关坚持高压严打总方针,把嚣张气焰“遏制”。2024年,全省已累计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15起、打掉团伙135个。首次赴越南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成功抓获19名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实现了辽宁省出境打击电诈犯罪工作的新突破。

以“止损提高、返款提高、满意提高”为目标,通过采取“快速止付+精准冻结”“预警劝阻+技术反制”“打击破案+追赃挽损”措施,大幅提升追赃挽损和资金返还工作额度。2024年,避免群众损失13.8亿元,返还群众被骗资金2.3亿元,分别同比提升53.91%、32.32%。

在追赃挽损方面,公安机关闻警即动,快速反应。接警时,通过横向同步调度、纵向贯通指挥的快速响应模式,在电诈案件发生后,立即进行三方通话,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止付程序,切断涉案资金流转渠道。立案后,迅速对涉案资金流进行全链追踪,根据账户流水特征,对涉案的各级账户采取全额或限额冻结措施,并在审查结束后按规定迅速启动资金返还流程。侦办中,立足本地案件,快研快侦,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后,第一时间远赴全国各地进行抓捕,固定证据,追赃挽损,同时强化审讯深挖与全链条打击,“瞄准个人打团伙,瞄准团伙打集团”,以打促返,以打增效,最大限度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全链条打击利用网约车转移赃款

针对涉诈预警线索,组织开展短信、电话、上门等形式的预警劝阻,将基层民警、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纳入预警劝阻体系,构建多层级、立体化劝阻格局。

2024年,共推送各类预警信息1940余万条,有效避免了人民群众遭受财产损失。

诈骗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段,今年全省多地发生了诈骗分子利用滴滴、货拉拉等网约车以及其他邮寄、跑腿等方式,通过运送现金和黄金等价值高、易流通的物品,来转移诈骗赃款的案件。针对此类新兴手段,辽宁公安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防范治理工作。积极沟通省网约车行业协会和滴滴、货拉拉等互联网企业,针对此类新型犯罪手段的规律特点、实施步骤、防范要点进行剖析,切实增强网约车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避免沦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人”。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各邮政快递企业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管要求、畅通联动机制、排查隐患,加强配合,开展涉案线索调查。第一时间启动“出警、询问、排查、普法”响应机制,迅速切断涉案赃款赃物运输通道,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并通过多样化侦查手段,深入研判、深挖拓线,实现对此类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坚决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