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抗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作为国内仅有的一所以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为主的高校,防灾科技学院坚定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筑、桥梁、水利工程在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下的安全问题开展人才培养,构建了工程地震灾害防治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强师德铸师魂

  推动教学改革

  学院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培养锻炼师资队伍,通过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历练,锤炼出一支以联合国灾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带头人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深度参与印度洋海啸以及汶川、玉树、雅安、九寨沟、泸定等重、特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科学考察。他们以血肉之躯为他人筑起生命的防线,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广大教师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引领,结合教师在震害现场应急救援、科学考察的亲身经历,结合重大自然灾害现场的教科研资源,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为引领,开发建设了完备的防灾减灾特色课程体系。自主开发了地震遗址、建筑物倒塌、地震地球探测等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室,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救灾教材、教学案例,以及短视频和科普产品。“自然灾害概论”“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分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多个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获批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有5个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和4个省部级教学平台,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扎根震灾一线

  强化实践育人

  学院肩负防震减灾使命担当,着力培养满足国家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工程地震灾害防治高素质人才,坚持在应急救援现场及重大工程实践一线培养锻炼学生。学院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一线开展工程结构地震倒塌机理、减隔震技术、韧性提升技术、小型化测震仪器和灾害智能识别软硬件等领域的研究,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助研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知和工程实践能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坚守奉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在对汶川地震北川震害遗址长达十余年深入科考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地震废墟上的课堂”,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自主建立的“灾害模拟实验室”,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工程地震致灾机理,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等具有鲜明地震工程特色的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有力支撑了以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防治为特色的专业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

  服务国家战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多年来,学院以地震灾区建筑倒塌情况的系统研究为主线,遍历探访记录灾区典型建筑遗迹,积极开展工程地震灾害防治领域的科学研究、重大工程服务和科研平台建设。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典型多层建筑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发展了相应的抗倒塌设计方法,开发了高度可调隔震支座、模块化钢滞变阻尼器等新型减隔震装置,有效提高了工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提出了基于“散、脆、偏、单”的工程结构典型抗震缺陷判别准则,建立了城乡工程结构震害预测的新方法。新型减隔震装置、多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转化应用,向国家提出的“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的建议”被校安工程采纳。这些成果的推广,将为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作出贡献。

  学院正在不断完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与国内防灾减灾领域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针对韧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工程韧性评价及提升技术、水致灾机理及防护技术等方向的难题,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新时代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事业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孙治国 周振海 刘子心)

编辑:吴佳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