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环比则由上月的下降0.9%转为上涨0.1%。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个月来,尽管CPI同比涨幅有起有伏,且总体仍在1%以下的偏低水平运行,但4月份实现的“三连涨”却是近一年来首次,显示出随着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居民消费需求正不断得到释放。

非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呈现出较强的上涨刚性。就同比数据看,4月份,在全省食品价格下降2%的同时,非食品价格上涨1.1%;自去年7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下跌,而非食品价格却一直上涨。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六涨一平一降”,唯一下降的是食品烟酒类,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了4%,分别上涨4.9%、4.1%,二者与食品价格的涨跌落差尤为鲜明。

不同类别消费价格的冷热表现,和居民的生活感受相呼应。最突出的当数包括旅馆住宿、金饰品在内的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近年来,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日益增多,国际金价频创历史新高,推动我省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稳步上涨,过去一年里月同比涨幅最低的也达到了2.9%。今年4月份,旅游淡季不淡,加上月初包含清明假期,月底临近“五一”小长假,因而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行社收费、住宿价格均上涨明显,全省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上涨2.3%,在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涨幅居首。

食品价格的“低调”,主要缘于市场供应较为充足。4月份,随着天气转暖、供应增加,全省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3%,尽管涨幅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但却连降两月。“肉蛋菜果”普降,猪肉、鸡蛋、鲜菜、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4%、2.8%、5.9%、2.4%。和去年同期相比,这4项中,猪肉、鸡蛋、鲜果分别下跌0.5%、14.6%、11.6%,只有鲜菜微涨1.1%。来自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最新监测显示,4月(截至25日),全省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97种可比较的“菜篮子”零售价格较上月“70降4平23涨”,综合均价环比下降1.2%。(吉强)

编辑:王姝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