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实习生顾炀威)记者刚跨进陈和生的家就被一整面墙的微型榫卯结构木作所吸引,走近一看,有巴掌大的水车,有指甲盖大的板凳,有豌豆般大小的花生米,还有卖馄饨的担子、烤红薯的炉子、糖葫芦、马头牌冰棒箱······尽管是微型木作,但以榫卯结构连接的每个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抽屉可以拉开,油纸伞可以打开,水车可以转动······

陈和生以前是一名会计,2009年从银行退休后有了大把空闲时间,自小喜爱动手的他,便开始拿起锯子、刨子琢磨着做出一些小玩意,后来又开始研究制作微型榫卯结构木作。陈和生说:“我是一个无师之徒,目前为止,我共做了三个系列的木作,有‘黄土地’系列、‘南京老行当’系列和‘市井烟火’系列,估计有两百多件套。只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每天我都要做五六个小时,一直做到外面天黑。”2018年,陈和生被授予“南京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年又荣获“南京市玄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作小木家俱制作技艺-南京微型榫卯结构木作’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陈和生在制作筷子(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聊着聊着陈老起身端来一盘木作,里面有菱角、花生、瓜子、核桃等,记者随手拿起一个花生,花生壳外面的纹路和颜色十分逼真,里面的花生米都是用红色木头做的。陈老拿起一个瓜子说:“有一天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做客,以为这是可以吃的瓜子,然后发现咬不动就扔到垃圾桶里去了,后来害我一顿好找。”说完,陈老笑了。

陈和生的微型木作(央广网发 顾炀威 摄)

“我在农村呆了八年,退休之后把农村里所见到的农具都做了个遍,‘黄土地’系列能让现在年轻人知道父辈们以前的生活环境,也能勾起我们同辈人对那个年代美好的回忆。这不仅仅是木作技术的传承,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陈老为了自己的作品更真实,在做农村老房子的时候,他几次去到曾经住过的地方,细细研究老房子的比例和结构,连房前的两棵大树都没落下。陈和生缓缓说道:“每当我看到大灶的炊烟袅袅升起,往日农村生活就历历在目。”

微型榫卯结构木作大灶(央广网发 顾炀威 摄)

木作虽小,却足道。柴火馄饨担组合中的柴火炉担,在人们的印象里再普通不过,然而陈老在做的时候却遇上了难题,“我始终想不起来这柴火炉担是木头做的,怎么火在里面烧的时候不会烧到担子。酝酿了好几年,最后找到一个曾经挑着担子从安徽安庆来到南京卖馄饨的老人,听了他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炉子内部的燃烧是由金属内胆来维护,柴火炉担子上的小铁板是关键。陈和生在后来制作的时候,采用了黑色紫檀木来充当铁板夹层,“每一个木作都需要挑选合适的木材,铁锅用黑色的木头,马蹄用红色的木头,古井用绿色的。”

陈老的每件微型木作背后都凝结着不同的故事,寄载了他满满的情愫,两年半的时间里,写了一千多篇的创作手记。“我不仅仅追求木作的外表形态,更注重它本身的内容。做了十几年下来,我的木作虽然是以我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但也实实在在反映了一段社会发展的过程。”

陈和生家中的一面墙(央广网发 顾炀威 摄)

采访的尾声,陈老还与记者分享前几天发生的一件小事,那天他回家看到一箱牛奶放在门前,提手处夹着一张纸条,以为是孩子买的就拎回家了,然后打开纸条一看,原来这箱牛奶是一位邻居为家中人摘了陈老花园里的月季花表示的歉意。陈老告诉记者,他看到之后非常感动,通过物业找到了这对年轻夫妻,并想回赠一份礼物,传递温暖。“一位朋友跟我说筷子的寓意有‘筷’乐成长,我很感谢这对年轻的爸爸妈妈,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于是我挑选家中最好的木料海南黄花梨做了一双筷子作为礼物。”

研究制作微型榫卯结构木作十三载,作品一直在变,不变的是陈老的初心与热爱,他说,以木作之诚,敬生活之雅。

陈和生制作的筷子(央广网发 陈和生供图)

编辑:王姝姝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