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军营铁骨硬汉,今日乡村振兴尖兵。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场和乡村振兴一线,广大退役军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骨干力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军人物,赢得群众信任和赞誉。总台央广《中国退役军人》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报道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和乡村振兴一线拼搏奉献的先进事迹。

今天的人物纪实报道,播出《张玉兵:大学生特招军官转业放弃工作安置,自愿回乡带领村民致富》。采制:总台军事记者张建动,特约记者刘朋利;播音:胡铖铖、宋波。

人物档案

张玉兵,山东聊城人,1979年2月出生,2003年6月大学毕业后入伍到原兰州军区某工兵团,先后任排长、指导员、教导员、团保障处处长等职。在部队服役期间,张玉兵爱军习武,勤奋敬业,因表现突出4次荣立三等功。2018年,张玉兵在转业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老家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从2021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张玉兵充分发扬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带领村民整合土地资源,与当地企业联合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种植草莓、樱桃,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起来,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好评。2022年,张玉兵被评为聊城市“最美退役军人”。

走进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个整齐的玻璃温室大棚让人眼前一亮。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兵一边陪同记者在大棚里参观无土栽培的草莓,一边流利地介绍着科技赋能农业的经验和体会。戴着眼镜的张玉兵,看上去虽然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但眼神中却透着退役军人特有的果敢和坚毅。他说,15年的军旅生活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也是他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带领乡亲们不断拼搏奋进的精神动力。

张玉兵:部队里真是能够磨炼人的意志,现在我回想起从军经历,感觉特别好。人生有了这么一段经历,是宝贵的财富。

俯瞰小刘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刘朋利供图)

从小,张玉兵就有一个参军的梦想。2003年大学毕业那年,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军入伍,他如愿以偿穿上了绿色军装。在军校经过半年时间的军政训练后,张玉兵被分配到原兰州军区某工兵团,到基层连队当了一名排长。工作中,他勤奋好学,又肯吃苦,很快融入了部队生活。后来,张玉兵先后走上指导员、教导员等岗位,所带出的连队多次被评为标兵连队。2017年,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西北高原驻训,在4个月的时间里,张玉兵和战友们克服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圆满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

张玉兵:那是我第一次进入高原,感受高原生活,嘴唇又肿又紫。那种恶劣的条件,也让我体会到了军人的不易。

2018年6月,已是正营职团保障处处长的张玉兵在转业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军人特有的一种闯劲儿和冲劲儿让张玉兵决定长久留下来,扎根农村,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有所作为。2021年4月,张玉兵被推选为小刘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的想法更加坚定。

张玉兵:一是情怀,二是责任。当时是出于这些考虑,回到农村想做点事。如果只是挂个职,啥都不干,意义何在?带领乡亲们做出改变和创新,那才是回到农村的意义。

张玉兵查看草莓生长情况(刘朋利 摄)

当时,在国家政策“万企兴万村”的推动下,当地一家叫信发集团的企业决定在小刘村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张玉兵上任后,面临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整合全村的土地资源,带领村民进行土地流转。一户村民拥有两个废弃的养鸡场,闲置多年,一直占着土地资源。刚开始,这户村民不同意流转,张玉兵凭借退役军人的韧劲儿,一次次登门沟通,凭着一腔真诚,终于说服了这户村民。

张玉兵:为了土地流转这事,我和他磨了好长时间。那年腊月底,特别冷的天,我俩聊了有一个多小时。那一次,终于把他说通了。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张玉兵一有时间就走进乡亲们的家中拉家常,宣讲党的政策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那段时间,由于工作压力大,张玉兵经常失眠,但这并没有阻挡他的工作热情。当时,村里有一些墓地,被划在了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范围内,张玉兵前后经历了半年时间,说服了相关村民,完成了对墓地的整体迁移。

张玉兵:原来的坟地面积约20亩。迁移之后,我们采用了公墓的方式,占地不到5亩。

张玉兵近照(刘朋利 摄)

在张玉兵的带领下,小刘村先后整合出1000多亩土地。2021年7月,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在小刘村破土动工,建成后,乡亲们大力发展樱桃、草莓种植和水产养殖等产业。张玉兵带领大家成立合作社,入股农业产业园,并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看到有了致富的渠道,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村里。看到乡亲们投身现代农业的热情高涨,张玉兵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他开始着力打造“五金”农民。

张玉兵:现在我们打造了“五金”农民,指的是: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内打工有“薪金”,集体入股有“股金”,七十高龄有“贴金”,评优树先有“奖金”。

张玉兵到村民家中走访(刘朋利 摄)

在信发集团的支持下,小刘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走出了一条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模块化发展的新路子,并形成集科研、科教、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产业园中,小刘村建起了占地150多亩的高科技玻璃温室大棚,发展无土栽培草莓,还种植了10万棵高端优质樱桃,每年可以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

张玉兵:到目前为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约1500亩。草莓现在年产量达150万斤,草莓的效益挺不错,在周边的市场上是最优的,卖得也比较好,甚至我们种植的黑草莓都出口了。

张玉兵(右)和村民交谈(刘朋利 摄)

农业产业园的发展,为小刘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共3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吸纳了很多农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科研人员,有力增强了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现如今,张玉兵除了负责产业园的管理和安全生产外,还负责接待前来参观见学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学校师生等,为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把小刘村的发展模式传播给更多的人。

张玉兵在山东“兵支书”致力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发言(刘朋利供图)

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如今,在张玉兵的带领下,小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乡亲们满怀憧憬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张玉兵说,下一步,他们还将推动工、贸、游、创等多种元素融合,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小刘村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张玉兵: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还是要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在农村这个舞台上发挥出更多的光和热,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专栏

作者:张建动 刘朋利

主播:铖铖 宋波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鸿

监制:吕锡成 谭淑惠

山东省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聊城军分区

聊城市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助采访

编辑:赵振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