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记者 李迪)极具专业性的投资决策,本该由基金公司的投研部门独立决定。但迫于规模增长的压力,投研往往会迫于多方施压而做出妥协,而这也催生了一些行业乱象的产生。

公募方面,基金经理有时会在渠道“逼迫”下调仓,配置处于估值高位的热门板块。私募这边,有时投研人员的任职决策都会受到资本影响,有些基金经理甚至是“带资进组”。

规模缩水压力下

渠道经理“逼迫”基金经理调仓

最近两年,理财经理、渠道经理迫于规模压力去“逼迫”公募基金经理调仓这类事件,时常被业内人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爆出。

前期新能源板块最火热时,一些银行渠道会向价值型基金经理施压,要求其配置新能源板块。而一些公募基金的大客户,也会直接指导基金经理调仓。

多位基金经理和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虽然并非普遍现象,但最近两年发生频率确实更高了。

北京一就职于某大型公募的专户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最近几年,这种现象会多一点,因为不同赛道之间的业绩差异太大了,市场风格极端化也很明显。坚守价值策略的基金经理,无论多么努力,业绩表现还是会和新能源、半导体主题基金差很远。”

该基金经理强调,“基民整体还是喜欢追涨杀跌的,即使是大客户也是如此,毕竟很少有人能抵御新能源板块之前的高收益诱惑。之前新能源爆火时,如果价值型基金经理不调仓就可能会面临规模缩水,渠道方面肯定会有不满,从而向基金经理施压,要求其调仓。基金经理肯定不愿意追涨杀跌,但是有时为了保住规模也只能妥协。”

沪上一资深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渠道对基金经理施压的现象确实存在,毕竟规模和销量与渠道方面的收入直接挂钩。这种现象在渠道定制基金和专户中更常发生,因为这类基金的持有人话语权往往更大。”

上述理财经理也指出,“其实渠道施压也并非出于‘无底线圈钱‘的目的。有时某些板块太过火热,渠道也会迷失方向,误认为这个板块还会涨很久,所以才施压基金经理改变投资策略。其实渠道方面也是好心,但由于自身投资能力没有基金经理专业,所以办了坏事。”

对于上述现象,一资深基金评论员评论称,“基金公司是一个整体,业绩虽然对于基金经理很重要,但有时为了‘规模增长’的大局考虑,还是会在业绩方面做出一定妥协。这种在渠道逼迫下调仓的情况肯定比较少,但是在市场高点发新基金的现象很常见,这就是基金经理为规模增长而做出妥协的结果。”

自己出钱就能成立产品

私募基金经理有时是“带资进组”

在私募基金领域,“规模压力”影响投研决策的现象有另一种表现形式——为涨规模对投研人员任职决策作出妥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私募研究员为了成为基金经理,有时会尝试“带资进组”。

一些就职于私募基金的交易员或者研究员,可能自身积累还没达到成为基金经理的标准。但如果家庭资产丰厚,他们有时会与公司协商自己出资来成立基金并担任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与实力更强的公募基金不同,我国私募基金的整体规模更小,生存压力更大,也更缺资金。当研究员宣称能为公司带来大量资金时,一些规模压力很大的私募基金,有时会选择破格升任其为基金经理。

北京一资深私募行业从业者对记者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对于有操守和原则的私募来说,不会将从事投研工作的标准放得太低,否则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据该从业者介绍,他在之前就职的一家私募机构中就遇到过类似状况。“当时一位大客户愿意出巨额资金买公司的产品,唯一条件就是能将亲属安排到这家私募做研究员,等到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出资为其成立产品,打通晋升成基金经理的渠道。”

该从业者还直言,“如果我知道一个基金经理是这样上任的,我大概率不会买他的基金。”

对于“带资进组”的这种现象,一位小型私募基金的创始人表示无可厚非。他指出,“演员带资进组是纯粹恶心了观众,但是基金经理将自身资产投入所管基金,反而是将自己的利益深度与投资者绑定,更能让投资者安心。”

但有市场人士质疑,私募基金虽然销售限制比公募基金多很多,但终归也是会对外销售的。如果这类由“带资进组”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被外部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公平。

一资深私募渠道人士指出,“自己出钱成立产品做基金经理,再好好地‘包装’一下,或者追热点冲个厉害的短期排名,有时就能撬动很多资金买入。而这些基金经理未必经历了完整的成长过程,对于行业和市场的经验也没有那么丰富,很难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收益。而投资者并不知道基金经理‘带资进组’的状况,我觉得这样很不公平。”

投研独立性受损

不利于维护基民权益

为了规模增长,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投研人员任职决策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机构的投研独立性也会受损,最终受伤的还是基金持有人。

如果公募基金的大客户或者主要销售渠道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指手画脚”,基金经理往往更容易受市场情绪影响,也更容易追涨杀跌。

此外,大客户指导基金经理调仓时,缺乏话语权的中小型投资者的利益也难以保障。毕竟中小型投资者买基金时看重的是基金经理的专业实力,如果大客户过度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进行干预,基金经理的专业实力难以充分发挥,中小型投资者的利益也可能会受损。

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如果投研人员任职决策被资金左右,可能会导致一批不合格的基金经理被推向市场,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还会对行业生态造成更长远的影响。

而“规模压力”影响投研独立性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过度以销售为导向”理念。

沪上一大型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指出,“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理念还不太成熟,相对于投资基金,人民的大多数资产还是配置在房产和银行。在基金行业中,基金公司整体还是缺钱的,所以很重视销售。而且,我国基金公司的同质化程度较强,在投研方面能做出明显特色的基金公司不多,因此在竞争资金的时候,渠道发挥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有些投研实力一般的基金公司,如果能抱上厉害渠道的大腿,有时也能募到比同行更多的资金。”

“过度销售导向也会催生其他乱象,比如在市场高点大举发行新产品,过度包装基金经理等。”上述市场部人士补充说。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外成熟市场的模式并非如此。

一位曾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海外的机构都发展比较久,目光通常会更长远。再加上这些机构的自身规模也更加庞大,话语权会更强,投资方面很少受销售渠道的指导。另一方面,国外大多数机构中,基金规模、管理费收入这些指标是由基金经理负责的,而在国内这些指标是销售的KPI。当规模和业绩的考核都是自己负责时,基金经理往往能更好地权衡规模与业绩的关系。”

“而在国内,如果基金经理为维护业绩去选择主动控制规模,理论上会有损渠道销售的利益,相当于是动了别人的蛋糕,这样自然会面临来自外界的更多压力。”该基金经理补充说。

编辑:万玉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