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首批11个肿瘤疾病多学科诊疗规范》发布会暨授书仪式在亚泰新院区举行,此规范的发布使得肿瘤诊疗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治疗到预防转变的多学科会诊新模式,患者的治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

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以往的治疗,是不同分期有多种治疗方法,同一分期,也有着不同治疗方法。肿瘤患者的治疗之路不仅奔波辗转,而且心中充满疑问,综合医院能治好我的肿瘤吗?基层医院能保证我的医疗安全吗?……如今,这些疑问和顾虑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都将随着诊疗规范的成功发布得以一一化解。

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吉大二院于2018年入选国家卫健委第一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并于2020年成立医院多学科诊疗管理委员会。历时一年多,遴选了11个肿瘤疾病编写了多学科诊疗规范。

编制肿瘤疾病多学科诊疗规范初衷是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切实受益。以前肿瘤患者为了确诊病情,需辗转多家医院、到多学科就诊,有时会得到不同或相悖的治疗方案,诊疗的科学性、规范性难以保证。院方表示,通过编写的诊疗规范,让老百姓一站式享受规范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最大程度提升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与此同时,吉大二院将辐射带动医联体、协作医院和基层医院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将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快速康复理念融入肿瘤诊疗,逐步实现区域内同质化医疗。这就意味着,针对首批11种疾病,无论在哪里、由哪位专家问诊,都可以进行标准化的诊疗流程,避免了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吉大二院党委书记柳克祥在仪式上讲话(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吉大二院党委书记柳克祥表示,编写与实施多学科诊疗规范,是医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务实之举,是新形势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诊疗模式转变的时代要求。这些规范的编写,倾注了吉大二院专家大量的心血。区别于以往传统模式,肿瘤多学科会诊是变被动为主动,从治疗到预防转变的多学科会诊新模式。多学科诊疗管理委员会任重道远,将肩负起二院整个医疗质量的重任,未来,在做好诊疗标准化的同时,将会大力推进质控中心建设,确保诊疗规范做出品牌,做出效果,让吉大二院多学科诊疗规范的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在国内外形成影响力,造福更多患者。

通过肿瘤多学科会诊,向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治疗模式,最大限度让患者得到生存获益,让基层医师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目前,首批11个肿瘤疾病,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原发性肝癌、胃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下咽癌、膀胱癌、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在吉大二院都将《首批11个肿瘤疾病多学科诊疗规范》中规定进行操作。(张学龙)

编辑:舒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