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对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十年间,改革蹚新路,敢闯天地宽。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布局结构优化效果显著,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涌现出一批实力卓越、活力充沛的“新国企”。为全方位展现国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跨越”系列主题报道,邀您一同走进大国“顶梁柱”,看国有企业如何肩负使命筑根基,奋楫争先谱新篇。

央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 大病保险、长期护理险为健康生活护航,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提供资金保障,科技保险有力支持创新发展……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我国保险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大局,保障的广度、深度、力度日益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十年来,保险深度从2.98%提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提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0.9万亿元增长至4.7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一系列瞩目成绩的背后,是以中国人寿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保险企业,砥砺奋进、迎难而上,坚守保障本源,积极创新探索,共同织就一张服务国家战略、托举经济民生的保障网。

十年磨砺大病保险 筑牢“健康中国”根基

“大病保险政策真是雪中送炭,不怕看不起病、住不起院了。”提起此前一次生病住院的经历,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李女士感慨地说道。李女士家在牡丹区吴店镇魏庄村,三年多以前,李女士曾被查出脑血管疾病,可高昂的治疗费用却一度让她一筹莫展。

据了解,李女士的治疗费用合计超过20万元。在一次网点服务专员排查中,中国人寿寿险菏泽市牡丹区支公司获知了李女士的情况,主动联系了她。“我当时在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就医,高额的治疗费用让我害怕。后来,中国人寿的同志告诉我有大病保险,我的心情才一下子明朗许多,有了继续治疗的勇气。”李女士回忆道。

经过核实,工作人员在医保报销的10.8万元之外,又通过大病保险及大病保险追补报为李女士报销近4万元,有效减轻了李女士一家的生活压力。

目前,我国已有数千万人像李女士一样,靠大病保险解了燃眉之急,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这些都源于十年前的一项惠民政策。2012年,针对当时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迫切需要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衔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范围,减轻城乡居民的大病负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于华指出,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与补充,大病保险以避免个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负担为目标,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设在医院结算窗口的中国人寿健康扶贫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理赔直付窗口。(央广网发 中国人寿供图)

历经十年发展,目前大病保险的保障环已圈起全国31个省份,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据中国人寿介绍,这其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提供了近三成居民的保障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在全国承办了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城乡居民,十年来累计赔付7900多万人次,赔款1500多亿元。

人民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始终着力保障人民健康,从大病保险到长期护理保险,从补充医疗保险到“惠民保”,“基本+大病+补充+救助”的多重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金融托举实体经济 把保险资金配置到经济“增长引擎”上

在我国天然气管网的“全国一张网”上,横亘着一条西起四川达州东至上海的绿色能源通道,这是继西气东输管线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川气东送管道工程。

湖北恩施境内川气东送野三关天然气管道悬索桥。(图源自CFP)

该工程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全长2229千米,设计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自2016年起,中国人寿已出资200亿元助力川气东送管道及扩能工程和储气库的建设。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金优势,多年来,中国人寿积极投入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参与投资乌东德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大连湾海底隧道、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到联合设立北京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国寿北控水务基金、电投清能碳中和基金,中国人寿持续创新投资方式,为 “两新一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中长期资金,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人寿-电投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三期)”投资的吉林省松原市三井子风电场。(央广网发 中国人寿供图)

据中国人寿介绍,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中国人寿服务实体经济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已超过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

今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交织叠加,中国人寿推出一揽子稳经济支持举措,包括全面推广复工复产保险,为近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针对零售、餐饮等中小微企业,推出财产损失、营业中断、三者责任的保险保障产品;旗下银行减免服务收费,为普惠型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

“中国人寿始终把自身发展放到国民经济最需要的领域,把保险资金配置到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中国人寿将坚定不移地统筹发挥保险行业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等多层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保险力量,力争跑出服务民生与稳定发展的“加速度”。

以产品创新服务经济发展需求 护航人民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保险业的发展始终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脉络相适应,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近日,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全国首单农业碳汇保险试点落地,为福建省福鼎市30万亩生态茶园、宜种植被及其种植区域农田提供3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继2021年全国首创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后,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助力“双碳”战略的又一创新。

“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茶园。(图源自CFP)

“农业碳汇保险将不同品种农作物及其农田的固碳能力进行分析与监测,以其碳汇损失作为保险理赔依据,保险责任包括火灾、冻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种植区域土壤肥力不足等事故造成的碳汇损失,将约定灾因造成的农作物固碳量损失靶向关联。”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农险产品研发科刘锋介绍,当碳汇损失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将按照约定标准进行赔偿。

“农业碳汇保险将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福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赢的新路子,开启了产业‘双碳’工作的绿色新画卷。”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说。

全国首单农业碳汇保险的落地,是中国人寿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人寿在坚守中创新求变的有益尝试。

在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镇,17个大豆种植大户为2500亩大豆拿到了“保险+期货”保险保单;在山东省东营市,“大闸蟹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消解了养殖户“看天吃饭”的担忧;在河北省雄安新区,首期规模达65亿元的“河北雄安白洋淀生态环保基金”成功设立;在广东省珠海市,政企创新合作,为老龄、病困和低收入人群构建起“基本+大病+附加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重庆、四川成都、山东东营、江苏张家港,一个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新模式发展成型……

在重庆市璧山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长护险失能评估申请。(央广网发 中国人寿供图)

“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是保险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生存根基。”白涛表示,站在新的征程上,中国人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把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价值所在、灵魂所在。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高阳

统筹:胡立善 马文静

记者:冯方

编辑:李迪

视频:李帅 张圣琪

设计:李彬

编辑:李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