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娄底7月18日消息(记者唐丽丽)一片浅滩,一套音响,两顶遮阳篷,几把椅子,依托高灯河天然的生态优势,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花溪村65岁的村民李培亮,在家门口把爱好发展成了事业。

整治后的高灯河农潭坝(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李培亮的小摊从4月下旬开始营业,不到3个月时间,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打卡点。天气炎热起来后,到高灯河沿岸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在轧车坝旁边的一片天然河滩上,人们戏水、唱歌、烧烤、观星、露营,流连忘返。李培亮索性添置了一台冰柜,卖些冰棍、饮料和水。河滩上有露营的游客时,他也会伴着蛙叫蝉鸣和潺潺流水声守一晚上。

李培亮的户外小摊生意火爆(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李培亮脑子活,点子多,眼光也准。2020年底,娄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立项,整体投入3.85亿元,开始对区内高灯河流域及流域内与高灯河连通的主要水库山塘及渠道等进行系统深入治理。李培亮就把家里的两亩地租给附近的生态农业企业花溪谷,拿出两万块钱添置了成套设备,做起了“梦想中的生意”。

小摊前2个月就带来4000多元收入,李培亮挺满足(央广网记者 唐丽丽 摄)

“节假日和周末生意好些,最多一天有500多元收入。”李培亮说,自己本就喜欢“玩音乐”,早些年常常坐车到10公里外的娄底城里去唱歌,“以前花钱唱,没想到现在还能靠这个赚钱。”

要是搁几年前,这个“梦想”只是天方夜谭。李培亮说,那时的高灯河还是出了名的危险水域,生活在两岸的百姓不仅没有享受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大自然的馈赠,反而有苦难言,雨水多的年份,上万亩农田一到汛期总会遭几次灾。

高灯河花溪坝整治前(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整治后的高灯河花溪坝融入了“水”文化元素(央广网记者 唐丽丽 摄)

高灯河是涟水一级支流、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娄星区双江乡万家村羊毛坡,经娄底经开区,最终汇入涟水河,河道全长30.3km,流域面积207.7km2。该流域地处“娄邵衡”干旱走廊,河湖淤塞,水源地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弱,加上上游重金属污染严重,中下游及支流河道淤积堵塞,枯水期水质曾恶化到V类,严重影响沿河群众的正常生产。

曾经常被水淹的土地上发展了成片的现代农业(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娄底市奥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采摘体验、休闲旅游为主的农业企业。公司负责人赵丽辉告诉记者,2017年,因为一场突发的洪水,即将到采摘期的果树全部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

位于高灯河下游的娄星区杉山镇同样饱受其苦。早些年,杉山镇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引进了荷花园、花溪谷等一批农业企业,但水质恶化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让人们避而远之。“不仅聚不了人气,还坏了口碑。”杉山镇杉山村党总支部书记胡珍良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乡村兴。2020年,娄星区进一步深入治理农村水系,并确定了“水美高灯河,娄底后花园”的定位,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重点打造高灯河生态带,把这条农村河湖打造成幸福河湖。

“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还是一项景观工程、富民工程。”娄星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童喜阳介绍,不仅要恢复河流原有的行洪、泄洪作用,提高高灯河沿河集镇及主要农田段防洪标准,还要打造一条集山水田园风光、旅游休闲娱乐、历史文化传承、健身运动于一体的沿河生态带、特色产业带。

高灯河李家坝整治前(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整治后的高灯河李家坝(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一年里,沿河村民把高灯河的点滴变化都看在眼里,并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给方案提建议,为施工出劳力。

很快,上游的矿场关停了,堵塞的河道疏通了,坍塌的护坡修好了,两岸的公路硬化了,亲水步道,主题园区,美丽屋场,一步一景,景景动人,游客慕名而来,在外打工的村民闻讯而归。54岁的村民胡新良也回来了,她一边带孙子,一边看小摊,“比在城里饭店打工轻松,挣得也差不多。”

高灯河李家坝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全程参与了高灯河风光带建设的娄星区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四华,最近总能从朋友、同事、老乡那听到一些不经意间发出的赞叹:“没想到家门口变得这么漂亮!”“太热闹了,我们‘打卡’都忙不过来!”

高灯河仿佛一条长藤结了“瓜”,40多个产业基地、合作社在沿线齐头并进,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农业产值增加5000万元以上,利润增加上千万元。沿线打造的红军虎将贺国中故居、神童贺德英故居广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景观及多处文化休闲节点,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产值增加1000万元,直接解决了当地几百人就业,从“一处美”真正迈向了“一片美”。

高灯河沿岸催生出独特的“夜经济”(央广网发 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通过深入治理高灯河,娄星区实现从“水安全”到“水生态”,再到“水环境”催生“水经济”,充分发挥生态种植、旅游休闲等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让一条河与一方经济共生共荣。高灯河流域先后荣获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及“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称号。2022年6月,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情况终期评估结果,娄星区获评优秀等级。

编辑:欧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