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旱”,从清淤、维修、新建三个方面全面疏通水利“毛细血管”,打通连接灌溉渠道与农田的“最后五百米”,显著提升抗旱救灾能力,确保夏粮安全生产。

高位推动早谋划。3月初,娄星区研究确定了《娄底市娄星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度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清淤加固渠道、山塘和维修改建泵站等措施,解决2.38万亩农田的干旱问题,重点保障双季稻片区灌溉用水需求。

泵站维修早摸底。7月旱情来临之前,娄星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组织水利、农业方面等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摸底,制定43座泵站维修加固方案,预计投入533.73万元,确保旱季机电设备运得畅、转得动、取得出,确保旱季来临时有水可灌。

渠道清淤早预判。针对往年可能受旱双季稻片区,提前启动山塘、渠道清淤等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迅速开展行动,完成山塘清淤加固52口,增加水量5.8万方,渠道清淤47条、37.6km,覆盖灌溉面积3760亩。

群众监管早介入。娄星区参照民间河长监督机制,安排专人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管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政府负责法律指导和技术服务,有效调动群众积极性。(张三军 熊泉 李江弘)

编辑:唐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