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碎片化、产业根基待夯实……重重挑战横亘眼前。今年以来,面对这些“硬骨头”,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的党员干部没有退缩,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不大的田块里摸索科技种粮的路径,从苍翠的茶园中挖掘致富的“黄金”,更在汹涌的洪水前筑起守护生命的堤坝,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安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彭之彦 摄)

安仁地处丘陵地带,农田星星点点散落丘壑之间,冬闲时节,大片田土“沉睡”。田块零碎、冬田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制约农业产业发展。党员干部带头,迎难而上。早熟油菜品种被引了进来,全程机械作业开进了田埂,“补丁田”“巴掌田”渐渐消失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平整开阔的高标准农田。永乐江镇排山村的改变就是生动写照:连片的土地上农机奔忙,村民算了一笔账,综合人工成本直降六成以上,秧苗活下来得多了,土地也尽其所用。

提起过去,村民心中“田块变小变浅,心里越种越慌”的担忧早已翻篇。如今,冬闲田利用率冲上了90%的高位。这方土地依靠“科技赋能+模式创新”蹚出了一条智慧农业的示范路径。

安仁县豪峰茶种植基地(彭之彦 摄)

在农田向科技要效益的同时,安仁县对“绿水青山”价值的深度挖掘也在同步推进。三年前,金紫仙镇的豪峰茶业,还只是一个产值不足百万的小作坊。但在当地党员干部眼中,这片绿水青山孕育的绿叶,就是振兴乡村的金山银山。

他们积极推动企业升级,智能加工车间拔地而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紧密联结了千家万户。仅仅几年光景,茶产业在这里迸发活力,综合产值跃升至20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3000名乡亲就业增收。(谭利炳 阳波)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