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有序停放,谢谢配合!”在湖南省长沙县泉塘街道星港社区苹果小区,网格员陈竞正忙着引导居民规范停车、扫码充电。这一幕是街道开展“两电”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生动缩影。

星港社区网格员陈竞正在引导电动车主扫码充电(栗稳 摄)

作为人口超20万的街道,现有“两电”(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近4万辆,虽已建成233处集中停放点和8747个充电桩,但快速增长的需求仍导致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乱象频发。“去年发生10起电动车火灾,虽无伤亡,但教训深刻。”街道应急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破题关键在于创新。街道此前推出“建管宣”三步走策略,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升级模式——从新建设施到智慧赋能,从日常监管到实招妙招,从常态宣教到创新形式,“两电”整治成效明显。如今,规范停车的劝导声、扫码充电的提示音,正成为各小区的新常态。

电力职院家属楼“两电”停车棚外形美观,规范统一(栗稳 摄)

建设施,夯实安全基础

“以前总抱怨没地方充电,现在楼下停车棚就有充电桩,太方便了!”和泉嘉园小区居民毛雪莲指着新建的智能充电棚欣喜地说。这一变化得益于三园物业“小切口”破解“两电”整治的创新实践。项目负责人陈鹏辉介绍:“充电4小时仅需1元,既实惠又安全。”目前该物业已投入30余万元,在和泉嘉园、电力职院家属楼新建4座总面积500平方米的停车棚,提供200余个充电位。

在橄榄城小区,物业采取人车分流管理,禁止电动车进入步道。“我们在现有4个车棚基础上,今年将新增2座智能车棚,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等级。”物业负责人刘继良表示。

各社区创新模式持续推进“两电”停车棚建设:泉睿社区中国铁建国际城采用“共建共享共益”模式,通过“资金池”机制解决建设资金,计划新建400㎡配备256个智能充电口的车棚,具备温控断电和自动应急功能;星辉社区尚都美寓去年加装的智能烟感喷淋系统已成功处置2起火情。

针对楚天世纪城东苑小区居民反映的充电设施不足问题,县政府主要领导于今年6月进行了重点调度。目前,社区已完成前期选址等工作,计划在外围新建2座可停放200余辆车的车棚。

今年上半年泉塘街道已建成16座“两电”停车棚,另有15座处于规划建设中。所有新建车棚均融入智慧元素,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多重手段筑牢安全防线。“这些智能车棚在停车和充电安全方面都实现了全面升级。”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管行为,强化源头治理

硬件完善后,如何根治乱象?各社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两电”违规进楼道、“飞线”充电排查整治。“首次发现‘飞线’充电,网格员会张贴温馨提示卡;第二次联合派出所督促整改;第三次才会剪断飞线。”泉星社区网格员胡银介绍。

泉东社区网格员在电动车销售门店开展安全检查(栗稳 摄)

与此同时,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全力守护“两电”生产、销售、使用以及末端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街道应急事务中心组织社区安全专干对52家电动车销售、维修门店开展专项检查25次,排查隐患100余处,确保经营规范、安全达标。

在“两电”管理上,不少社区相继推出实招妙招。泉塘社区未来蜂巢、小塘路社区湘水湾等小区推出“号码牌管理法”措施,成为其他小区学习的样板。“我们为每位‘两电’车主配发专属号牌,实行‘三次违规禁入’制度:首次违规收回号牌,需重新申领;累计3次违规则永久取消进入资格。新规实施后,鲜有车主违规超3次——重新申领太丢面子了。”未来蜂巢小区物业经理王群芳笑道。

今年以来,泉塘街道将“两电”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与城市运行安全常态隐患排查整治、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任务统筹结合。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整治成效。

截至6月底,街道累计开展“两电”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60余次、查处违规停放行为550余起、清理废弃电动车40辆、整治飞线充电隐患400余处、完成安全隐患整改35项。

德普企业公元园区因地制宜设置5个电动车集中停放点(栗稳 摄)

宣理念,创新教育形式

“电动车起火有多可怕?”在向星社区时代星城小区前坪,国家电网湖南电力公司的一场安全科普活动让百余名居民屏住呼吸。当工作人员演示电池过充爆燃实验时,腾起的火光引发阵阵惊呼。“安全问题真不能忽视!”现场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直观的科普比任何说教都让人印象深刻。

“竹板一打响连天,街坊邻居听我言!”在星港社区,一支身着红马甲的快板宣讲队活跃在公园桥下、小区架空层等地。志愿者们用自编的《我来讲安全》顺口溜,将“不进楼、不飞线、电池不入户”等安全知识娓娓道来,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深受居民喜爱。

回忆起去年小区“飞线”充电险些酿成火灾的经历,居民王先生仍心有余悸:“要不是邻居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针对“两电”安全管理难题,街道创新打造“五位一体”宣教体系,通过快板巡讲、入户宣传、议事会强调、应急演练和案例警示会等多种形式,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安全理念同样在企业园区落地生根。蓝色产业园严格实施“三车”管理规范,德普企业公元将充电安全纳入员工培训,严禁私拉电线。据统计,街道9大园区今年已整改“两电”安全隐患56处。

今年以来,街道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宣传模式,累计推送警示案例短视频800余条,覆盖居民超8000人次;开展“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126场,吸引2.9万群众参与;组织33场“安全演练体验日”,通过模拟电动车充电起火等场景提升应急能力;发放2万份宣传折页,确保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栗稳)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