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7月26日消息(记者张迪 实习生汤若瑶 曾紫薇 通讯员朱素芳 易丽媛 周弘)7月的江城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然而在武汉市江汉区的多个社区中却刮起了一股“志愿之风”,为炎炎夏日里的人们送去一丝抚慰。

7月22日,武汉市江汉区开展2022年暑期实习学员“党团先锋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63名“喻竹计划”博士服务团学员与“遇见武汉”全体学员跟随社区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架起沟通桥梁 架空层“变身”文化角

安静整洁的阅读室中,居民们正聚精会神地汲取“精神食粮”;乒乓球室的球案上,居民正“你来我往”,激烈博弈……7月22日上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博士团的孙晶晶与张雪艳跟随江汉区云天社区党委书记刘阳深入泛海国际居住区樱海园小区,了解该小区文化角建设进度并收集业主建议。

“希望文化角增加一个下棋的场所。”“能不能在这里多增加一些凳子,让更多人来放松。”看到志愿者们正在收集建议,业主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志愿者也将业主们的建议分条、分组一一记录。“文化角本就是大家一起努力建设的成果,我们也要一同将它变得更好,希望志愿者们能把我们的意见反馈给物业和建设方。”业主徐敏高兴地说道。

志愿者收集居民建议 (实习生 曾紫薇 摄)

志愿者与承建公司负责人沟通(实习生 曾紫薇 摄)

随后,志愿者们与该小区物业及建设方进行了交流,将业主们的建议进行了反馈。最终,在志愿者的沟通下,小区物业与建设方表示将采纳业主们的建议,在文化角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添下棋桌、休息长椅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为业主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都说社区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次参与到小区架空层改建项目建议收集环节中来,更让我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让大家共同投身于社区治理与建设当中,营造‘群策群力办实事’融洽氛围的服务方式为我们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孙晶晶说。

散播关怀 “志愿之风”吹入“蜂巢”

在志愿者为樱海园小区业主共建文化角而沟通奔忙时,一股“志愿之风”也吹进了江汉区青年社区华玻小区的“蜂巢”中。当天上午,两位来自武汉大学“遇见武汉”的学员志愿者在青年社区党委书记宋慧君的带领下来到华玻小区骑手休息站,为这里的骑手送去清凉。

冰柜、药品柜、沙发……骑手休息站虽然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临近正午时分,陆陆续续有骑手回到这里休息片刻,然后又匆匆离开。据快件配送站点站长介绍,目前站点一共有50名骑手,平时骑手们在工作之余便会来到休息站休息,尤其是近期天气炎热,来此乘凉休息的骑手更多了。

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搬运矿泉水和饮料 (实习生 汤若瑶 摄)

“你们辛苦了,一定要注意防暑!”休息站中,学员志愿者一边向前来休息的骑手发放矿泉水和饮料,一边向他们叮嘱防暑事项,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便有7位骑手收到了这份来自志愿者的“清凉”。

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细致地为每一位来点位休息的人员统计服务时长,并向他们发放服务时长消费券。据了解,该消费券是青年社区为给予户外工作者们关怀,并帮助商铺引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与周边商户合作印制、发放的,户外工作者可凭服务时长换取消费券。

休息站外烈日炎炎,站内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在两位志愿者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站点休息的骑手们有的喝上了冰凉的矿泉水,有的正在吃美味的雪糕。“对于一名骑手来说,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回到站点,收到来自社区、商户以及志愿者们的爱心关怀,我感到非常感动,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外卖骑手王先生感动地说道。

大学生志愿者给骑手送水 (实习生 汤若瑶 摄)

“遇见武汉”学员黄雅琦表示,这次活动使她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从业者,他们都应该被大众关注、关爱。同时,她也为能服务这些默默付出的从业者而感到高兴。此外,在此次“暖蜂行动”中,她看到了社区、商户共同合作的模式,令她印象深刻,希望今后能在更多地方看到这样双赢的模式。

据了解,此次“党团先锋在行动”深入基层一线志愿服务活动由江汉区区委人才办、团区委组织开展,活动期间63名暑期实习学员除了进社区了解基层工作,参与“暖蜂行动”外,还开展了“小鸟暖巢周周望”慰老服务、环卫工人换岗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在服务家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提高了实践能力。

编辑:朱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