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十堰8月8日消息(记者赵玲 实习记者向潇逸)8月6日至8日,湖北省夜间文旅消费现场交流活动在十堰市竹溪县举行。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门、文旅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聚焦夜间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共谋以“夜经济”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十堰竹溪武陵不夜城节目表演现场(央广网发 湖北省文旅厅供图)

湖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烨表示,发展夜间文旅消费是激活消费潜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竹溪县探索的“国企主导、场景驱动、活动赋能、产业联动”模式成效显著,通过整合全链条资源构建“30分钟夜经济消费圈”,2025年上半年带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位列十堰市第一,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5.9%,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十堰市抢抓“湖北旅游、武当突破” 战略机遇,2025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夜间消费占比达57%,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红兵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十堰夜间文旅工作的肯定,更将推动全市持续丰富业态、提升品质,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活动期间,湖北省文旅厅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授牌,并发布2025年度全省夜间文旅消费推荐项目和场景。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竹溪县三大夜间文旅标杆项目:武陵不夜城以国家级非遗“山二黄”为灵魂,打造沉浸式情景剧《武陵梨园情》,累计演出超300场,吸引线下观众2200万人次,夜间客流占比70%。街区引入180余家商户,92%实现夜间经营,形成“戏曲+美食”的独特IP。

东门老街创新“早餐经济+夜间消费”双轮驱动模式,“五一”开街首日接待游客11万人次,商户收入增长30%以上,通过挖掘早市文化,将传统市井烟火与现代消费场景巧妙融合,实现“早上过早、中午休闲、夜晚打卡”的全时段体验。

十堰竹溪东门老街(央广网发 向潇逸 摄)

关垭楚长城依托千年历史遗迹,融入灯光秀与民俗体验,打造 “昼赏长城、夜享狂欢”的文旅综合体。夏季推出的篝火晚会吸引陕渝川等地游客,鄂陕民俗表演与特色烧烤形成消费闭环,成为秦巴山区夜间消费新地标。

竹溪县以夜间消费为纽带,推动“文旅+农业+工业+服务业” 深度融合。通过“国企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37 亿元,盘活西关街闲置资产,实现 “一街活一城” 的聚变效应。其 “非遗+旅游”“体育+旅游” 等创新实践,如黄花沟民宿集群、楠木寨研学基地等,已形成 “镇镇有景区、村村有特色” 的全域旅游格局。

十堰竹溪武陵不夜城人流如织(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活动现场签约多个文旅项目,总金额达数亿元,涵盖景区开发、业态创新、智慧服务等领域。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搭建了跨区域交流平台,将以竹溪经验为起点,共同探索“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产业为基”的夜间经济发展路径。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