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科研设备已部分入驻中试基地搭建中试生产线,起跑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将是武汉经开区的又一个科技创新平台。”武汉经开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围绕产业链部署配套创新链,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载体,今年新增10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81家,“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

据悉,今年新增的省级研发机构与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汽车及零部件、建筑工程、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光电子、智能装备等领域,与武汉经开区着力打造的“3335”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成功培育了82家“瞪羚”企业、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家,拥有81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其中包括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和鼎龙控股技术中心等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武汉经开区地标建筑“春笋”

日前,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成为武汉经开区首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目前,鼎龙控股武汉本部集聚光电成像显影材料、集成电路CMP工艺材料、半导体显示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等四大业务板块,建成国内唯一、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CMP用抛光垫产研基地,培育的鼎汇微电子产品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体系。

今年,武汉经开区还新增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即为其中之一。该公司在武汉经开区建设了华中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生产基地——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发起成立的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供应商。 

“力争到2025年,全区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突破100家。”武汉经开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武汉经开区发改局将围绕产业链部署配套创新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要素链,持续强化产业链的科技供给,全面布局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培养“独角兽”、“瞪羚”、科技“小巨人”等创新企业梯队,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成立产业创新中心。

编辑:朱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