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均衡增长 持续向好 量质并进 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 领跑中部

鸟瞰武汉二环北洋桥西路至二七长江大桥路段。长约2公里的二环线高架桥,与罗家港互通立交、和平大道立交、二七长江大桥临江大道上下匝道相连接,与桥下的罗家港河以及跨河桥编织成城市立体交通网,奏响都市磅礴发展乐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10月21日,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这一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0.8个百分点,保持了好于同期、高于全国、大省领先、中部领跑的竞进态势,交出了一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精彩答卷,为支点建设“一年开新局”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整体性明显增强

“三驾马车”稳健奔跑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湖北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积极应对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主要领域均衡增长,发展整体性明显增强。

“三驾马车”稳健奔跑——

看投资,前三季度,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特别是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7%,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速高达11.2%,彰显了市场主体对湖北的发展信心。

看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看外贸,更是可圈可点。进出口总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达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大幅高于全国21.3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表现亮眼——

作为稳增长的基石,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前十大重点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电子、电气、化工、有色行业均呈两位数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七成。

被誉为制造业“聪明的大脑”和“起飞的翅膀”的服务业,齐头并进。前8个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732.36亿元,增长12.3%,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10个重点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区域发展联动共进——

汉襄宜“金三角”经济聚变带动市州竞相发展,17个市州中,GDP、工业、投资、社零额增速高于或等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分别达15个、15个、15个、9个。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有力地夯实了全省发展底盘。

发展动能加快转变

产业向“高”消费向“新”

量增质更升。湖北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向“高”攀登、消费向“新”扩容、出口向“强”升级,发展动能加快转变,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创新群体持续强大,带动产业向“高”攀登——

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3%,快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8月)增长8.9%,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全球首个天地一体化智能卫星遥感系统、全球最快磁悬浮技术、国内首款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芯片、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前三季度,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8.7%,较上半年加快8.1个百分点。从脑机接口到量子产业,从高端芯片到人工智能,一系列前沿技术在湖北正快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塑湖北的产业面貌。

岚图汽车,大量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新车生产准备周期至少缩短20%,工艺设计成本下降15%以上,新品质量提升10%以上。前三季度,岚图汽车累计完成交付96992辆,同比增长85%。

朗毅的自主导航系统,让人形机器人“扔掉遥控器”,全程自主奔跑、避障、冲刺,零碰撞完成比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我省已集聚90余家核心企业、近千家关联企业。从简单地跑跳,到跳舞、打太极,不少“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出生”不到一年,就火速“出道”。

目前,全省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今年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五千亿级。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0.9%。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也体现在需求端上。

电脑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蓄电池“新三样”成为出口主力军,增速分别达到20.7%、35.2%、1.2倍,合计拉动出口总额增长4.5个百分点。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创新药组成的新“新三样”,正呈破竹之势。

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武汉青山江滩,工业遗存变身生态公园,吸引游客不时驻足小憩;在宜昌,“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载着游客,平稳行驶在长江之上;在天门服装电商城,随着主播江紫芳的口令,身后电子屏上的订单数实时跳动……

前三季度,湖北向“新”而行,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带动消费市场活力更足。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限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7.2%。限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3.5%、19.9%。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企业对湖北未来发展有信心

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入推进“七大战略”实施以及“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系列行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展望四季度,我省积极因素还在积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前三季度,我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3%,从美的二期到亿纬锂能百亿追加,从国家中部先进算力集群到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随着一批产业项目的加快落地,一条“三线并进”的产业曲线正在湖北展开。四季度我省计划开工的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达到62.5%,将有力推动我省“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经营主体扩量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70家,产值增长2.3倍,拉动工业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正推动经营主体扩量提质。

经济循环流动更畅,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铁路、民航、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26.9%、9.4%、8.1%。截至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5%,比年初增加6374.82亿元。其中,三项信用贷款突破1000亿元,达到1230.88亿元。

“这些都充分说明,湖北发展的整体性、支撑性、内生性、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湖北未来发展有信心。”省统计局表示,下阶段,将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变局中谋主动、在变革中抢先机,努力以各项工作的确定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交好“一年开新局”的支点答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发展答卷和“十四五”收官的历史答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编辑:赵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