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已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70个 保护利用培训在恩施举办

从10月12日至13日在恩施市举办的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培训上获悉,目前,全省已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70个,恩施州和麻城、通山等五个县(市)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多级保护工作体系,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自全省市州及相关县(市、区)住建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现场观摩恩施市盛家坝镇二官寨村。该村内现存近800栋土家吊脚楼建筑,其中康家大院吊脚楼建筑规模达2000多平方米,被专家称为“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活化石”。胡家大院由上坝、中坝、下坝三个大院百余栋吊脚楼组成,传承着三棒鼓、莲响、油茶汤、吊脚楼制造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组建了农民艺术团,排练《二官人家》实景剧,融入“九佬十八匠”、西兰卡普等传统元素。如今,二官寨村通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引进多家市场主体,建成“乡野仙居”高端民宿及“乡野闲居”普通民宿百余家,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要注重以人为本,要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放在重要位置;重视活化利用,将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功能提升相结合,让老村子、老房子焕发新活力;积极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将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非遗工坊加新媒体的新模式,推动手工艺品走向市场;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农事体验、民宿展演等特色项目,让群众文化活在当下;做好文化资源的评估,避免因盲目开发而破坏文化遗产。后期,我省将建立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实行更全面的保护管理。(记者黄艳平)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