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江禁渔期中考 湖北亮出成绩单 317头江豚微笑归来
5月9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湖北召开,湖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回升至317头,保育中华鲟2164尾、占全国三分之二,长江中游监利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资源量达83.2亿尾(粒),是禁渔前的6.2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显著恢复。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一套系统完备、可供全国借鉴的湖北经验。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建立“联席会商+考核问效+暗访督查”工作机制,构建起省市县三级112个工作专班和15个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
为强化执法监管,湖北与江西、湖南、安徽、重庆、陕西、河南签订合作协议,渔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渔政亮剑”“平安长江”等专项行动。全省建设1537个智能监控点位,配备红外成像、AI预警等先进技术,推行“江段长+岸线长+巡护员”管护模式,983名江段长、3455名岸线长和1858名巡护员共同守护长江。
在保障退捕渔民生活方面,湖北创新实施“1131”就业服务,开展职业培训7023人次,帮助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全省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1247名困难群众享受低保政策,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全省建成6家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基地,创新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使长江湖北段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较禁渔前提升两个等级。目前,全省已形成“制度保障、科技支撑、民生兜底、生态修复”四位一体的禁渔工作体系。(记者黄艳平、通讯员安兆庆、田育新)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