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5月18日消息(记者 索迪)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物华天宝 黎海琼珍——故宫博物院藏海南文物特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文物特展(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本次展览作为“乡情·乡思——故宫藏黄花梨沉香文物精品系列展”的又一重磅力作,共展出文物96件/套,分为“琼岛黎珍”和“沉香嘉木”两个单元,展示故宫独具海南风韵的珍藏,包括黄花梨家具、沉香摆件,以及玳瑁文具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海南特产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更彰显海南风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展出的玳瑁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展出的槟榔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展出的花梨木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李仲广介绍,海南拥有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黄花梨、沉香、椰子、槟榔等优质特色资源更是百姓生产生活中的“传家宝”。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以此推动海南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从而带动海南特色产业发展。此次海南省旅文厅与故宫博物院深度合作,将深藏宫中的海南物产带回故土,让广大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这些文化资源既是海南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希望通过展览大家能感受到海南特产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京南说,自古以来海南优质物产作为“贡品”输入祖国大陆,再走进庄严宫廷的历史,体现了其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故宫博物院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以沉香、花梨、椰子、玳瑁等材料制成的文物,涵盖了从家具、文具到文玩、首饰等各个门类,这些流传有续的文物精品展现了海南特产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此次将深藏宫中的海南物产引回故土举办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希望大家共同珍视这份来自海南的宝贵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展出的琼黎风俗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展出的沉香木(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展出的沉香木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展出的沉香木文物(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朱磊告诉记者,海南省博物馆借助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契机,联合故宫博物院适时推出了“物华天宝 黎海琼珍——故宫博物院藏海南文物特展”,有利于唤起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深入挖掘和研究文物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展览,多了解海南黄花梨、沉香的发展历史,支持海南黄花梨、沉香的保护研究工作,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海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18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海南省博物馆还举办一系列节日活动,为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海南文化、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平台。其中,“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将继续展出至6月10日;海南省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社教活动—— 探秘琼博寻宝记,光影琼博——摄影征集活动,立夏咏诵——东坡海南诗词活动等;在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举办海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南溟学堂”进校园活动;“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等基本陈列也将照常展出。

前来观展的游客(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编辑:陶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