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在正式投入运行9周年之际,在三亚举行了首批潜航员奖章颁授活动。据悉,通过该所25名潜航员的努力工作,深海所运维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超过1200次。

潜航员主要从事载人潜水器驾驶、运维以及相关的研发工作。深海所是“深海勇士”和“奋斗者”号2艘载人潜水器的业主单位。现有潜航员25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专业背景主要是工科专业,包括系统工程、轮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等。

此次颁授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为19名潜航员颁授了奖章。其中,有12名潜航员获得银质高级潜航员奖章,5名潜航员获得金银质星级潜航员(一星级)奖章,1名潜航员获得金质星级潜航员(二星级)奖章。获得星级潜航员(二星级)奖章的潜航员目前有效下潜达260次。另有3名学生和导师获“下潜先锋”等奖励。

截至目前,通过潜航员的努力工作,“深海勇士”号累计下潜820次,“奋斗者”号累计下潜384次(含万米级潜次25次),推动中国载人深潜运维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深海勇士”号创造了2天5潜,3天6潜,8天12潜等下潜纪录,“奋斗者”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连续8次下潜到万米的纪录。国内外已有87家单位373人参与了“深海勇士”号的深潜作业、53家单位202人参与了“奋斗者”号的深潜作业。在科学和探索上,“深海勇士”号在中国南海1500米水深发现二处明代沉船遗址“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奋斗者”号获得人类历史上首个万米岩石样品,发现全球最深的化能自养生命群落(9575米)和全球最深的深渊狮子鱼新纪录(8567米)、发现世界已知最深的自然鲸落生态系统。

在“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的支持下,“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以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渊”区域作为主要目标作业区域。已开展多次国际合作载人深潜航次,完成了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克马德克海沟、蒂阿曼蒂那海沟、瓦莱比-热恩斯海沟、爪哇海沟、千叶-堪察加海沟、阿留申海沟、穆邵海沟、普伊斯哥海沟等全球主要海沟的载人深潜科考工作,获取了一大批珍贵的科考样品和数据,支撑我国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黄媛艳)

编辑:索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