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4月23日消息(记者王艺霖)谷雨刚过,河北保定顺平县望蕊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翼飞起了个大早,来到田间,看见一条条“红丝带”系在桃树枝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放眼望去,百亩桃树长势喜人。

这些“红丝带”叫迷向丝,专门用来防控桃树上的梨小食心虫。两年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建成博士带着团队来到顺平县,把这种防虫方法教给了张翼飞。

果农在桃树上悬挂防控梨小食心虫的迷向丝(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依靠传统农药喷洒的治虫手段,每亩大桃保果率仅为50%,用了李博士的方法,保果率提升到95%,农药喷洒次数也减少了。”张翼飞说。

除了迷向丝技术,李建成博士还带来了无人机喷药、省力化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农忙时,李建成博士跟着农户一起在地里忙活,手把手教授机器操作方法。在博士团队层层新技术的加持下,大桃的坏果率从50%下降到33%,喷药效率提升近2倍。

李建成现场讲解虫情测报设备的主要功能(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无人机上天、博士生种地……曾经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场景,正在保定大大小小的“博士农场”里变成现实。自2022年4月,保定启动“博士农场”创建以来,像李建成一样到保定“种地”的博士团队已多达108个,他们带来新品种的桃子、草莓、蔬菜,以及更多农户们闻所未闻的新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涿州市盛轩蛋鸡科技小院的养殖场内,一排排网格层叠式的鸡笼整齐排列,每个单隔出来的“房间”里住着3-4只出生60天以上的母鸡,“房间”24小时保持恒温恒湿,从上料、饮水、集蛋、消毒到清粪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工作人员巡查蛋鸡产蛋情况(央广网发 张洁 摄)

这里的蛋鸡产蛋率高,蛋壳破损率低,产出的鸡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秘诀”在于饲料。

在涿州市盛轩蛋鸡科技小院,博士团队分析实验数据(央广网发 刘赛 摄)

“饲料经过精心调配,兼具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功能,让蛋鸡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进一步提升。”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创新团队负责人武书庚博士说,在他所带领的营养调控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产蛋率从80%提高到92%,蛋壳破损率降低2%。

编辑:王伟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