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王光明 摄)

央广网石家庄3月15日消息(见习记者王伟倩)3月14日,“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河北12315投诉举报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32.9万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34亿元。依托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建立三地受理调解网络消费投诉协作机制。严格执行企业信用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全省800万户经营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信息全部向社会公示。

一年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四个最严”,筑牢消费安全底线。全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实现可视化监管,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燃气具、学生服、非医用口罩等产品质量整治和化肥、水泥等产品专项监督检查。贴近民生需求,聚焦米、面、油、肉、蛋、奶、菜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开展“你点我检”活动。2022年共抽检食品38.62万批次,合格率98.1%;食品相关产品6902个批次,合格率95.45%,不合格产品全部依法进行了处理。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推动质量提升,促进消费品质升级。全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89项,发布省地方标准180项、团体标准530项,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62项。深化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全省3743家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发布对标结果22726项。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规范防疫药品及涉疫物资价格和市场秩序,扎实开展医疗服务和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及时组织时令商品价格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579件。开展医疗、保健品、房地产、教育培训、金融投资理财等广告专项治理,严查各类虚假违法广告,查办案件1147件。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打假保名优”等专项行动,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6.2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569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指导商户,优化营商环境(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努力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完善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强12315投诉举报平台建设,通过电话、互联网平台、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共接收消费者投诉32.9万件、举报18万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34亿元。鼓励支持大型商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区、家具家居卖场等经营主体建立赔偿先付制度,实行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制度,全省实体店参与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3287家,退货金额1.44亿元。探索推进“同城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不断改善消费者“同城异店”无忧退货消费体验,提振消费信心。

编辑:卜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