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凌云册乡解村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亩黄芩正值采挖期,伴随着采挖机械的轰鸣声,一根根黄芩破土而出。
“黄芩采收,我们采用机械和人工同时进行,亩产1000多斤,每斤卖到3块多钱。”易县解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许忠兴介绍。
产业工人劳作现场(王斌 摄)
采挖机械正在收获黄芩(王斌 摄)
据了解,解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于2021年种植中药材,包含黄芩、北沙参、紫苑、知母等8个品种,种植面积达700多亩,基地采用机械化种植、收割,繁忙时用工最多时达200人。
“我一年四季来基地干活,每天收入80块钱,什么也不耽误。”正在忙着分拣的工人张义花高兴地说。
工人正在分拣黄芩(张旭坤 摄)
种植户查看收获的黄芩品相(张旭坤 摄)
据悉,黄芩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消炎等功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易县凌云册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将中药材种植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路。(杜微)
编辑:姜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