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10月30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通讯员肖淑静)近日,在河北涞源县四角台村,金黄的谷穗颗粒饱满,微风拂过,谷浪翻滚,两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户们也忙着装车,田地里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四角台村属于整体搬迁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多方考察,最终确定按照“党建引领、企业参与、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的思路种植杂粮。

收割机正在收割谷子(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望着刚刚收割的谷子,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驻四角台村工作队负责人说:“这是我们第一年试种,品相和产量都超出了预期。”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党支部领办涞源县沃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河北广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流转村土地313亩,除种植168亩谷子外,今年还推广种植了鲜食玉米45亩、普通玉米100亩等,除去各种费用,实现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近日,四角台村支部负责人和村民代表正在忙着筹备分红大会,四角台村支部负责人说:“一直以来,村集体收入单一,靠着光伏,每年有20多万元的进账,今年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乡亲们打心眼里高兴。”

农户将刚刚收获的玉米剥皮、打包(央广网发 肖淑静 摄)

“流转的村民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从选种、种植、收获到销售,实行‘一条龙’式托管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驻四角台村工作队负责人对这种运作模式信心十足,“接下来我们会逐步推进杂粮种植二期项目,租赁四角台村周边的土地,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打造1500亩的高端杂粮种植示范基地。”

丰收的农作物(央广网发 齐保利 摄)

四角台村是涞源县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之一。近年来,涞源县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在成立程序、注册登记手续、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制定规范合理的制度标准,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织村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等要素股份合作,开发利用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实现抱团发展,推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截至目前,该县285个行政村领办合作社300个。

丰收的农作物(央广网发 刘思阳 摄)

编辑:王伟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