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11月2日消息(记者王艺霖)“芯片是个什么样?中国芯有哪些进展?”“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如何建起上百亿个晶体管?”10月31日,当北京大学教授、深圳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何进站在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讲台上,向莘莘学子发问时,一场关于前沿科技、创新梦想与家国情怀的“思想风暴”就此掀起。

此次科普讲座主题为“神奇芯片科技和美好未来”,何进为同学们揭开了芯片科技的神秘面纱,“你们手中智能手机、日常使用的电脑,其核心芯片的起点,正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沙子。”他从同学们最熟悉的事物切入,将复杂的“从沙到芯”制造过程,喻为一场建造“微观超级城市”的终极魔法,瞬间吸引了全场注意力。何进进一步阐释,芯片上的晶体管如同“房屋”,电路如同“道路”,电流如同“奔跑的汽车”,一幅精密、动态的微观世界图景徐徐展开,令同学们惊叹不已。

讲座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在畅想未来环节,何进描绘了更懂用户的“AI伙伴”、触手可及的“元宇宙”、守护健康的“生命芯片”等美好图景,引发现场阵阵惊叹。他指出,未来的无限可能,正等待年轻一代用知识去创造。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争相提问,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何进对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思考深度表示赞赏,并耐心解答。“学好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它们是打开未来科技大门的金钥匙。保持好奇心,梦想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他鼓励同学们说。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孙宁为何进颁发“金牌科普导师”证书(央广网发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供图)

讲座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梦想。“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不易与崇高,何教授的嘱托已在心中留下烙印,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好好学习,走向我们的‘芯’未来。”学生卢冠霖说。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长王萌菲寄语同学们,要将“中国人能行”的自信融入血脉,将今日所学化为明日所行,期待未来在科技高峰上看到十七中学子的身影,为铸就国之重器贡献智慧。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