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辛集市创新推行“三建联动”基层治理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破解2.7万人口社区治理难题,通过充电桩改造、送学上门等17项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实现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咚咚咚……”7月1日,辛集市清河湾社区楼道里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志愿服务队人员带着学习资料,停在了74岁老党员冀顺波家门口。

“叔叔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今天我们来给您送学啦!”这是由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清河湾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定期开展送学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关怀与温暖。

辛集市创新推行机关党建、社区党建、三新党建“三建联动”新模式,当地自推行部门包联社区工作机制以来,市政府办包联工作队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推行“三建联动”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诸多难题。

“我们总共5个工作人员,要服务两万多人,居民的需求五花八门,我们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却解决不了问题。”清河湾社区党委书记穆志丹表示,作为辛集市第一大社区,清河湾社区居住着2.7万名居民,人口结构复杂,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的人带来了多元的利益诉求和交织的矛盾隐患。

随着市政府办包联工作队的到来,社区治理出现了转机。为解决社区治理力量薄弱的困境,他们深入社区开展人口“大起底”、问题“大摸排”、需求“大调研”、服务“大提升”行动,最终发现党员群体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针对清河湾社区存在问题,市政府办包联工作队梳理确定了首批17项问题清单,并逐项明确解决路径。其中,清河湾小区公共充电桩严重不足,市政府办社区包联工作队立即协调网格单位与社区对接,积极征求居民意见,合理改善社区内公共充电桩点位问题。

“充电很困难,要跑到两三公里外的地方,有时候还没有空位,最近社区和部门工作人员入户沟通安装充电桩的事,这是一个利民的好事,希望早点安上。”清河湾社区居民徐扬颂兴奋地说。

社区党委书记列席市政府办党组会议,包联工作队实地指导社区党建阵地建设,三新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每周组织网格单位与相关部门送服务……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如今,更多的变化正在清河湾社区发生:“集惠之家”社区托管志愿服务,有效解决暑期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银铃学堂”志愿活动,让“老帮老”成为温暖风尚;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成功化解基层纠纷;社区金融服务消保站帮助居民“守住钱袋子”……

“三建联动”模式在清河湾社区成效显著,形成的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三建联动’的作用,在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区等方面多下功夫,把工作做到老百姓身边,把成效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带来的新变化。”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包联工作队队长薛玉玺说。(穆叶)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