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蓬工程”)项目遗传实验楼内,工作人员利用遗传测序平台为生猪企业进行猪的全基因组测序服务,为猪的育种、抗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提供基因层面的依据。

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大设施”)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在涿州市建设。项目总投资75914万元,总占地127亩,总建筑面积29982平方米,已完成概算批复内的全部建设内容,功能平台整体投入试运行。大设施响应“健康中国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国家战略,催生生命科学研究的原创突破和重大品种培育等国家重大需求,目前已成为全国“一猪两用”的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大设施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猪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可精准化、规模化创制人类疾病模型猪,用于开展新型治疗技术研发,药物、医疗器械临床前评价,从而开辟原研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研发的新路径,提高药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在猪品种培育方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将具备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畜禽育种技术方案,落实到遗传测定平台,通过多台套自动化建库机器人和高通量测序平台,联合国内首个深度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超算平台,实现了测序能力的飞跃,一年多来测定样本规模超过20万份,解决了育种时效性问题,实现小猪出生即可对其未来的生产性能进行预测,指导猪种早期选育。同时,通过升级基因组选择模型、开发人工智能预测算法等手段,实现主要畜禽物种优质种源的超早期精准选择,提升我国种源国际竞争力,解决育种“卡脖子”问题。目前,已服务广东、福建等地头部企业和科研单位20余家。

大设施建设办副主任、总工程师姚新宇介绍,大设施作为融入涿州农高区创建的引领性项目,将带动属地区域逐渐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和服务,吸引生命健康相关企业入驻,发展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期打造新兴的生命健康产业园。(记者李岩)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