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10月21日消息(记者唐志强)金秋时节,田间地头,稻穗随风翻滚,一幅秋日丰景图一览无余。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守好粮仓,心中不慌。民以食为天,当下正是晚稻收获的季节,粮食的安全工作该如何保障呢?

金黄的稻穗(央广网发 刘芷邑 摄)

运转:粮食住进科技粮仓 可实现30秒出仓

10月17日,记者在广西粮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看到,自动立体仓从一楼直接打通到五楼,货物周转区每个区域都用数字编号,秩序井然。据介绍,该立体仓库总计12层,24米高,98米长,总容量7万立方米、40万吨,共有6台24米高的自动堆垛机,可服务12个24米高98米长的货架,且仓库内的货物运转都是电脑操控,从订单下达到货物出仓只需要30秒。设备于10月20日启动投用。

自动立体仓库(央广网记者 唐志强 摄)

“最大的好处就是效率高,调配及时以及实现了全轨迹的跟踪管理。”广西粮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薛志江说,将来在广西的每个县区都会建立大量的前置仓,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或有特殊需要时,可以从前置仓标配相关的粮食和应急物资。

据了解,截至2022年9月30日,广西共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2106家,其中,供应网点1604家、加工企业268家、储运企业100家、配送中心74家、应急保障中心60家,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存储:智慧仓库专属档案 已覆盖广西101个粮库

一间粮食存储仓的智能仓储系统显示:10月17日,天气晴,29℃,东北风微风。

“现在仓库的温度显示整仓平均24.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荣群利说,“主要还是靠日常的密闭保管来进行隔热,保持仓库内温度在25℃上下。”

工作人员介绍智能粮库系统(央广网记者 唐志强 摄)

在南宁市粮食储备库,一间间仓库整齐排列,记者沿着仓库外狭长的楼梯向上走就来到了稻谷的存储间。据了解,该仓库有42米长、21米宽,所存储的粮食达到了7米高。在仓库内的电子显示屏上还可以看到仓库专属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连接电脑,保管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对粮食出入库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能粮库APP实时查询粮仓的数据,实现日常的管理。

在存储技术上,主要应用电子测温、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及智能充氮气调储粮等技术进行粮食储存,推进传统储粮方式向“绿色、环保、经济”储粮理念转变,在安全储粮、延缓粮食品质变化、节能降耗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截至2021年末,广西国有地方粮食企业标准仓房仓容和完好仓容分别达到606万吨、525万吨,完好仓容比“十二五”期末增长95%。

目前广西已建成覆盖101个粮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要求,共上传数据十万余条,连接2498路监控视频,已有80多个粮库使用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展日常业务工作。

质检:守好八桂粮仓安全 粮油检测显成效

检测人员将糙米样本放进便携式稻谷分析仪,在屏幕上点击“检测”,等待两分钟后,检测工作就完成了。“这是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设备。”粮食一线检验员蒋文佳说。

据了解,广西优质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达400万吨,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以上。

检测人员在对糙米进行快速检测(央广网发 刘芷邑 摄)

粮食增产了,安全也要有保障。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围绕保障粮食储备安全的中心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自身在粮油质检工作中的龙头作用,扎实开展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和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切实守护“八桂粮仓”质量安全。

“只要入库的粮食都要检测合格才能转为储备。”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副主任张斌说。据介绍,近五年,广西粮油质检中心承接检验样品量增加近2.7倍。近年承接检验样品量保持在每年8000批次左右,其中第三方委托检验样品量超过50%。

同时,广西粮油质检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扎实开展粮食库存、粮食收购、政策性粮食出库“三项检查”,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编辑:罗兰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