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已是甘肃省静宁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大家齐心协力掀起一轮轮绿化热潮,让静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无论山间田野,还是城镇社区,处处涌动着植树造林的热潮。据了解,截至4月11日,静宁县今年已完成造林种草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000亩,退化林修复4000亩,人工种草1000亩。

植保无人机运输苗木(胡继万 摄)

今春,静宁县首次使用植保无人机运输苗木进行植树造林。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因地形陡峭、坡度较大而导致的人力和车辆运输树苗困难问题,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静宁县造林绿化司桥乡示范点负责人杨分队说:“无人机运苗木相比人工搬运,费用能节省一半,而且苗木土球保存完整。”

在静宁县灵芝乡车李村造林绿化示范点,工人拿着铁锹,挽起衣袖,挖坑、扶苗、培土、施肥、浇水,各个环节衔接有序,一棵棵刺槐苗、油松苗在这里“安家落户”。

今春,静宁县计划在灵芝、新店、古城、细巷等乡镇实施造林绿化1.18万亩,生态保护退化林修复8807亩,加快绿色屏障建设。同时,静宁县坚持新植与补植、绿化与美化、植绿与造景相结合,以高速公路、国道312线静宁段、静庄公路、静秦公路、八原公路等交通主干线和乡村道路为重点,计划完成道路绿化300公里,栽植云杉、海棠、直柳等绿化苗木15万株,加快绿色通道建设。

静宁县植树造林成效显著(胡继万 摄)

在城川镇退化林修复示范点,新植的云杉和原有的杏树、刺槐等错落有致,云杉的翠绿和杏花的粉白相映成趣。该县按照针阔混交、高低搭配、立体栽植的模式,使退化林内树种分布均匀,无林中空地和林隙地。“不同树种搭配栽植,可以提高林地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了生态状况持续好转。”静宁县林草局林业站站长赵茂易说。

为了确保造林质量,静宁县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负责技术监督指导的静宁县林草局局长李五四说:“我们在指导过程中严把整地、苗木、栽植和浇水‘四道关口’,大力推广土球浸泡、下陷式栽植和注入式浇水‘三项技术措施’,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跟班作业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监管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胡继万)

编辑:逯文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