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20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9月2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启动仪式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
启动仪式上,非遗传承人与大学生代表通过“传帮带结对子”的方式现场组建社会实践队伍。各非遗传承人赠予学生代表非遗作品集和相关制作工具,希望广大学生接过非遗传承接力棒,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肩负起广东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据介绍,“种子计划”旨在让少年儿童在实践过程中,感悟非遗传承情怀,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了解非遗、认知非遗的种子。同时,借助高校艺术类、技艺类人才力量,建立一支非遗传承专业化后备人才队伍,以此推动广东非遗保护传承事业高质量发展。
非遗传承人代表、广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翟惠玲表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和后继力量,作为传承人应不忘初心,坚守工匠精神,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培育新生代人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种子计划”,是希望充分调动学校、非遗传承人、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引导新一代青年学子聚焦非遗传承,以青春赋能非遗传承,以无限的创造力为广东非遗注入新活力。
编辑:梁中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