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分局”)强化规划引领带动作用,顺利完成历年工作任务。
五年来,白云地位跃升,从城乡结合走向城央枢纽。2025年正式批复的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落实全市“6+4”,细化明确白云区“3+4”的发展定位和核心功能,具体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山水智慧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区,国际商贸中心重要承载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承载区、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是全市唯一一个将民营企业经济上升到核心功能的行政区。

空间发展结构图
五年来,白云空间优化,从极核发展走向网络城市。空间结构升级为“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多核布局,以及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轴两带三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三轴”即港城一体发展轴、数港融合发展轴和生命健康发展轴,“两带”即双极联动发展带、国际时尚消费带,“三区”即北部双极联动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南部国际商贸区。
五年来,白云要素配齐。用地批复近5年总量全市第一,各年度保持全市前列。土地供应稳中有进,近年来稳居全市前三,建筑工程规划报建保持在平均每年800万平方米以上。不动产登记宗数稳步上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成绩位列全市前列。2024年城中村改造重点任务成效市考核排名第一。广州设计之都村级工业园和大源村模式获选国家、省、市自然资源领域典型案例。主要保障了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华为广东区域总部、国际会堂、机场三期、白云站等重点项目。
五年来,白云生态保护规划管控更精细。在“十三五”市级生态廊道顶层设计基础上,白云区在全市率先印发实施首个区级生态廊道专项规划,创新“分区分级分类”精细管控体系,强化廊道活化利用,支撑绿美广州建设。
五年来,白云高点谋划平台规划助力白云再上新台阶。围绕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白云站、设计之都等重点平台,系统开展平台控规编制、调整优化,共有110个控规项目完成审批。统筹四批次留用地的控规调整,保障京港澳高速西侧百千万产业园的用地需求,为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提供规划保障。开展村庄规划优化,精准对接典型村创建,重新编制白山、峡石村等村庄规划,开展乡村单元划定和实施指引研究工作。

白云区生态廊道分区规划图
五年来,白云区分局以“点线面”为抓手塑造白云更优城市品质。以“面”域整体谋划涵养城市本底。组建大师领衔的总师团队,开展湾区新岸、白云站—白云新城站城融合区总体城市设计及概念性控规;高标准完成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城市设计,基本实现重点功能片区城市设计全覆盖。以“线”性品质提升联通城市片区。构建涵盖规划、实施、运营全流程的工作体系,推动G105、106国道、S115、空港大道等多条道路的全方位综合提升,以线性品质提升联通城市片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线性工程品质提升白云经验”。以“点”式空间设计优化重点城市空间。搭建公众桥梁,在三元里街成立白云区首个社区设计师工作坊;组织开展首场社区设计师专题讲座,开展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街坊花园、白云区首个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城市试点社区等公众参与活动。
接下来,白云区分局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提升规划和自然资源配置能力,助力白云区推进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动力源,推动“十五五”良好开局。(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