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1月4日消息(记者张顺鹏 通讯员肖泽曼)广州花都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源流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下称“花都规资分局”)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对历史文化保护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全面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检评估工作,系统梳理与有效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近日,《2025年度花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报告》出炉,精准把脉全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查找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为下一步科学施策、精准保护、活化利用提供翔实依据,积极推动保护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建立科学“体检表”,实现评估体系化
本次评估工作覆盖范围广泛,内容深入细致。结合花都区实际,制定了一套涵盖保护管理、保护现状、传承利用的“体检表”。“保护管理”方面重点评估保护规划实施、政策法规落实、专项资金保护等情况;“保护现状”方面主要通过实地巡查,全面检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等风貌完整性、保存完整度及安全风险等;“传承利用”方面全面搜集花都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旨在考察活化利用水平及文化影响力。
深入实地“望闻问切”,确保结果精准化
在评估方法上,注重多措并举,采取“科技+人工”“查阅资料+实地踏勘”相结合的多元模式,进行了地毯式实地调研。一方面,花都规资分局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相关政策法规、规划文本、管理档案等资料,精细比对保护对象近年来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该分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区域、重点保护对象进行全覆盖的现场勘查,运用无人机遥感、三维信息采集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掌握保护对象的状况。同时,评估团队更是深入街巷院落,与保护责任人、建筑使用人、属地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保护对象的真实状况、存在问题及潜在需求。

实地勘察工作照片(央广网发 花都规资分局供图)
注重成果转化,推动保护长效化
花都规资分局以名城保护专项评估为契机,根据“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要求,进一步查缺补漏,梳理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本次评估结果形成问题清单,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广东省传统村落缠岗村航拍图(央广网发 花都规资分局供图)
下一步,花都规资分局将依据体检评估成果,推进落实保护责任,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并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活化利用新路径,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树立活化利用标杆案例,正向引导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改造方向。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