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1月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11月3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的相关亮点和举措。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发布会上,珠江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李超佐表示,本届全运会,珠江实业集团以“服务主赛场,争当主力军”为使命,组建10支专业团队,全面进入赛时护航冲刺状态,具体从三方面推进服务保障工作。

珠江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李超佐(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全链发力,筑牢全运盛事保障防线
为确保赛事平稳有序推进,珠江实业集团从多关键环节入手,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在开幕式保障上,集团常态下组建由311名专业人员构成的11个专项工作组,开幕式当天人员规模将增至700名,重点推进场馆设施设备保障、保洁清废、会务保障三项核心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现场专项应急演练20次,模拟重点突发事项39项,完成隐患排查整改近300处;排查范围覆盖场馆下水道至马道,实现立体化覆盖与“无死角排查”,同时实施“日清日新”动态保洁标准,确保达到“国际赛事级”卫生要求。
在火炬传递保障上,作为广州赛区火炬传递执行服务企业,集团深度参与路线勘测、传递仪式、车队运行等全流程工作。累计勘测里程超600公里,精准校准50棒火炬手交接点位及车队转向角度,定制40余套智能推演工具并开展数次桌面推演。11月2日的火炬传递活动中,全程安全平稳、有序高效,顺利达成保障团队既定目标。
在志愿者服务保障与赛事保障方面,集团高标准规划13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含105个新建站点),均达到赛事级服务标准,为市民与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同时,集团工作专班分驻各重点场馆,已顺利完成广州、汕头、台山近20场赛事保障,其中广州体育馆成功完成蹦床项目首场正赛,累计接待观众近8千人次,后续还将推进U18男子排球、轮椅篮球等赛事保障工作。
深度参与,推动场馆优化与功能升级
珠江实业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全方位参与广州赛区场馆优化提升,兼顾赛事需求与民生服务。集团旗下珠江文体牵头完成广州赛区30座场馆的运行设计与流线优化工作,编制超1.3万张运行设计图纸,其中广州体育馆成为最早开工、最快完工、最快恢复经营的示范场馆。赛事期间,集团坚持“平赛结合”原则,开放广州体育馆3号馆部分运动场地,通过错时开放、动态管理与功能区域划分,既保障赛事“零干扰”,又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实现“一场馆服务双群体”,切实落实“办赛惠民”理念。
在场馆建设与改造上,珠江建设高标准完成10个场馆、8千平方米的板房篷房搭设,以及1千平方米新搭平台坐席工程;珠江监理以“改造不亚于新建”的严谨态度,攻克奥体中心9万平方米金属屋面改造难题,引入泛光照明、太阳能光伏板等新技术,实现场馆“功能与颜值双提升”,并严格对标国际田联标准,全程精准把控混凝土配比与平整度,最终助力奥体中心平整度达成“0误差”,为开幕式打造“零瑕疵”的完美舞台。此外,珠江设计组建技术专班,完成奥体中心智慧场馆系统及子系统保障需求,确保关键系统故障可快速响应与精准处置;珠江装修负责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官方酒店项目装修设计,融入绿色建筑理念,运用粤绣、砖雕等岭南元素,充分展现广府文化魅力。
多维培育,激活体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围绕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珠江实业集团积极探索“赛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集团在大型公园、在管社区、核心商圈积极举办“全民加油站”“社区全民运动季”等活动,让运动风尚走进千家万户;2025年十五运会赛事筹备期间,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有效带动周边餐饮营业额、酒店入住率实现环比超双位数增长,真正达成“一场馆带活一商圈”的经济带动效应。同时,集团依托广州体育馆华南地区首个专业真冰冰壶馆、亚运城轮滑冰球馆等特色设施,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北冰南展”,激活南方冰雪经济新蓝海。
李超佐表示,接下来,珠江实业集团将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在赛后积极争取更多场馆运营权,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担当,为广州打造“国际赛事中心”和“国际演艺中心”的城市名片贡献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