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8月24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实习记者向俞宣)8月22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老博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盛大开幕。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向俞宣 摄)
本届展会整体规模及内容策划再次创新升级,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吸引了海内外近350家企业参展。展会以“银发经济:新赛道、新科技、新消费”为主题,设置了核心展区——“智慧养老展区”以及养老服务、养老金融、老年文旅、适老化焕新、康复辅具、老年用品、抗衰老等七大银发产业赛道主题展区。
新赛道:“银发经济+”聚链成群
今年的展品款式多、品种全。老博会正慢慢从一个面向专业观众的行业展会,逐渐拓展到民生消费领域,从B端拓展到了C端,这不仅反映着中国老人不断变化的养老需求,更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老博会现场科技展区的智能机器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向俞宣 摄)
旅居养老、金融授信、助餐配餐、慈善护老、科技助老……越来越多的企业、金融机构选择投身银发经济蓝海。开幕式上,广州市民政局分别与宜春市民政局、临沂市民政局、在穗的11家重点银行、多家科技与饮食企业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行广州市银发经济实验室启用仪式,发布广州市银发经济创新联合体组建及招募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聚焦老年人高频需求和优势产业,抢占银发经济发展先机,通过政策扶持、标准化建设、搭建消费场景等,打造全产业链银发经济发展生态。2021年以来老博会共吸引近900家品牌企业参会,超9000项产品、技术及服务亮相,意向合作金额累计约11亿元,广州已成为银发经济发展的新热土。
开幕式上,广州市民政局联合11家在穗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启动“银发经济专项信贷计划”,首批提供专属授信额度超550亿元,助力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产业园和项目的建设,向经营主体和个人消费提供贷款贴息等,为“银发经济+金融”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多场银发经济招商活动将在老博会期间同步举行。其中,“百亿集采对接会”组织百余家旅居基地、养老机构、家庭服务企业等进行采购对接;“银发推客大会暨KOL选品对接会”汇聚了百万粉丝量级的银发领域KOL(头部意见领袖),通过现场选品、直播带货等形式,带动老博会产品线上即时成交。
新科技:“智慧养老”破茧成蝶
科技赋能的养老产品是本届广州老博会的亮点之一。多家知名企业集中亮相,展示城市智慧健康养老综合管理平台、养老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前沿科技产品,以新质生产力打破人们对“夕阳产业”的刻板印象,用科技创新重塑养老消费新图景。
在智慧养老展区的智能机器人专区,身心康养机器人、智能助行外骨骼、康养陪伴机器人等前沿成果围满了前来体验的市民。除AI机器人外,AI赋能智慧养老成为本届广州老博会的亮点。各类AI健康管理平台、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检测心率、血压及睡眠数据,帮助老人和家人及时了解健康状况;智能卫浴系统还能自动调节水温、识别老人使用状态,防止意外发生。这些高科技养老产品正以科技之力,为老人的生活保驾护航。
新消费:“老有颐养”触手可及
今年4月以来,广州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热度持续走高,上半年销售额已超3.4亿元。本届老博会延续“国补”热潮,设置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专区,汇聚了多家知名品牌,展销助老外骨骼机器人、助听器、助行器、血糖仪等商品,消费可享受产品实际销售价格最高30%的国补优惠,为观众带来即看、即试、即购、即享的互动体验。
展会现场,央广网记者发现不少老年用户及其家属消费理念从“将就”变为“讲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而且更加关注个体需求和情感体验。而产品迭代、“国补”福利加码,也悄然地迎合了老年人消费观念、消费需求的转变。
“高水平的博览会非常有必要,现在社会提供给老年人、老年产业展示的平台还是太少了。”一位参展商向央广网记者表示,“我们应该搭建更多平台,让老年人有机会对接到老年产业,并且让老年产业之间有资源的汇聚和互动,这就是价值所在。”
本届广州老博会上,“广州首届银龄艺术季”正式开启,全市超1000支队伍参与,打造一场老年群体欢聚一堂的活力嘉年华。此外,中国标协家居建材质量专委会还同步发布国内首个《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为企业多维度赋能。
展位上正进行表演的老年志愿服务队(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向俞宣 摄)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老博会以沉浸式场景呈现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全景图。下来,广州市民政局将聚焦广州“6+4”城市功能定位,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优势,深耕银发经济七大赛道,加快构建全域银发经济网络,打造全国银发经济新高地、全国老年友好标杆城市,让“银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