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广州增城区“适切性教研”智慧平台暨数智研训室启动仪式在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增城区相关领导,技术支持单位代表,对口帮扶区代表以及增城区各中小学分管教学领导等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

为破解增城区因“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区域特征而带来的城乡学校资源落差较大、教师专业成长机会不均衡等核心痛点,增城区教研院提出并不断优化适切性教研体系,推动教师走向集群式专业成长、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性快速提升。尤其是近三年,立足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融合共生:数字化背景下输出为本的实证研修”项目,把适切性教研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赋能课堂教学改革、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区域中高考成绩逐年大幅攀升。

2025年,增城区教研院协同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适切性教研”智慧平台,并进一步升级为“适切性数智研训室”,以数据智能抹平城乡地理鸿沟,推动区域内教师协同共研共享,亦为每位教师生成专属成长路径图。

启动仪式:数智赋能 开启教研新生态

发布会在适切性教研体系建设的成果视频中拉开帷幕。增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苏艳华在致辞中表示,增城区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项目区县教研基地,始终把教研创新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单一研训向融合共生、从封闭发展向开放共享的三大转变。她强调,“适切性教研数智研训室”以“适切研修、融合共生”为核心理念,集成了CSMS课堂大数据分析、AI问课成长系统等创新功能,构建了覆盖“调研—教研—科研—培训—评价”全链条的智慧教研生态,将破解乡村教研瓶颈、重构教师成长路径、创新区域教研范式。

苏艳华局长致辞

随后,与会人员观看了“适切性数智研训室”应用视频,直观感受平台如何通过数智技术实现因材施教。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增城区教育局局长苏艳华等领导和专家共同点亮启动台,标志着“适切性数智研训室”正式上线。

“适切性教研”智慧平台正式启动

发布仪式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和试点区、试点校授牌仪式。增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推进平台建设与应用。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阳山县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增城区新塘中学等10所学校成为首批应用试点区和试点校。

签约仪式现场

应用试点区/校授牌

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徐勰总监介绍了技术赋能教研的未来规划,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方晓波院长给予了专业指导,对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寄予厚望。

方晓波院长给予专业指导

专题培训:深化认知 赋能教师成长

启动会第二部分为“适切性教研”培训。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陈燕教授带来了《从“实然”到“适然”:适切性教研的原理与行动设计》的专题讲座,深入解读适切性教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增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洪义老师则围绕“基于‘适切性教研’智慧平台的AI赋能教师问课成长”主题,详细介绍了平台的AI问课系统如何基于课堂行为数据生成个性化成长方案,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陈燕教授开展讲座

陈洪义老师致辞

平台价值: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推动区域教育均衡

“适切性数智研训室”的发布是增城区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平台通过建立“城区带乡村、强校带弱校”的线上教研共同体,实现优质教研资源实时共享,打破地域限制,缩小城乡差距。AI问课系统的精准赋能,将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构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同时,平台将成熟教研模式数字化、标准化,形成闭环机制,有望打造乡村教育振兴新样板。

“适切性数智研训室”的启动,不仅是一个云端协同研修空间,更是一个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神经中枢”。它标志着全国首个深度融合“适切性理念”的智能研训平台正式落地;标志着“教师—数据—场景”三位一体的研训范式革命在增城破茧;标志着区域教研从“经验主导”迈向“人机协同”的智能时代。

活动现场

未来,增城区将以“适切性数智研训室”为载体,深化教研生态重构,以试点为抓手强化成果辐射推广,以实效为导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携手各方共同构建区域协同、精准高效的教研新生态,为增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增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编辑:张顺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