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4月1日消息(见习记者 邓美芸 通讯员 关雯静 曾宇萍)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在广东海丝馆举行启动仪式,并召开实施方案咨询会。

作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又一国家级重大专项,该项目聚焦于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的科技研发,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探索。它的实施开展,将为我国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构筑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的全方位研究体系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海洋大国,辽阔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保存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其中尤以瓷器数量最多、最为珍贵。这些瓷器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这些瓷器遭受了严重的盐害侵蚀。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脱盐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表示。

“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央广网发 谭文强 摄)

“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下设《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沉积分类表征及腐蚀机理研究》《脆弱质海洋出水陶瓷文物加固脱盐保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表面难溶盐的可控脱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可溶盐高效脱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应用示范》5个子课题。其中,《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应用示范》由广东海丝馆作为课题承担单位。

“各个课题相互支撑、彼此关联,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再到实现大规模的、持续的拖延保护利用示范。”该项目负责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乃胜介绍。

项目将针对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需求,聚焦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沉积分类表征及腐蚀机理、加固脱盐保护技术、表面难溶盐的可控脱除技术、可溶盐高效脱除技术及应用示范工作平台开发等研究方向,突破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害评估、腐蚀机理、加固脱盐、难溶盐、可溶盐、应用示范工作平台建设等研究瓶颈,实现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技术关键环节的全链条覆盖。

项目的实施完成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全面提升,其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质地文物的保护提供借鉴,助力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南海I号”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文物基础

作为整体打捞的沉船,“南海I号”有着众多的出水文物。其船载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其中瓷器超17万件。李乃胜指出,“南海I号”出水的众多陶瓷文物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样品。这些样品不仅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验证与反馈。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昌燧表示,广东海丝馆有着优越的研究条件、深厚的研究基础,丰富的前期工作经验,对于项目的开展至关重要,“现在也发现了很多沉船,包括深海区都有很多沉船,虽然里面的内容千差万别,但还是有共性的。作为一项标准性的研究以后,将对其他沉船的研究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广东海丝馆省博士工作站揭牌成立 (央广网发 谭文强 摄)

下一步,广东海丝馆将围绕该项目目标,依托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点关注海洋出水陶瓷脱盐保护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文物数量大、脱盐时间长、标准化流程化程度低等问题,并在各项目课题单位的协同创新下,基于海洋出水陶瓷材质、理化性质和保存状况,研究建立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脱盐清洗流程,综合利用多种监测分析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存状态及病害治理效果实时监测和评估,形成海洋出水陶瓷文物规模化脱盐进程实时监控与评估技术体系,打造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典型案例,推动“南海I号”船体总体保护项目顺利实施。

各项研究的开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当天,广东海丝馆省博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以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南海I号”的保护利用工作。“博士工作站的揭牌对于项目的开展也有促进作用。通过实施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研究合力,可以有效促进项目和人才之间的深度融合,在‘南海I号’的瓷器研究中大有作为。”李乃胜表示。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