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0月28日消息(记者 夏燕 实习生 胡家闻)作为广东省唯一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市南沙区过去十年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进展和成效。
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央广网发 刘伟 摄)
GDP年均增长10.7% 领跑广州各区
南沙区突出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发展导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GDP总量在2015年突破千亿元,2021年踏上2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7%,增速领跑广州各区。
固定资产投资累积超6000亿元
近十年来,南沙见证了南沙港铁路、地铁18号线(首通段)、凤凰一、二、三桥、明珠湾大桥(主线)建成通车,南沙港区三、四期建成投入使用,蕉门河中心区“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完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6000亿元,年均增长21.9%。
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增长
2019年南沙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级),每年10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2021年南沙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1倍和1.9倍。
市场主体数量突破30万家
经权威机构评估显示,南沙投资贸易便利化、综合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前三。截至2021年,南沙区市场主体数量突破30万家,是2012年的10.1倍。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30个
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国家定位和政策优势,2017年南沙搭建全国首个“1+1+10+N”产业政策体系(2022年已升级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累计投入超150亿元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截至2021年,南沙累计落户总部企业100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30个。
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576亿元
南沙汽车码头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物流枢纽岛,粤海小虎石化码头是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专业石油化工码头,南沙粮食及通用码头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粮食、钢铁、成套设备物流基地。2021年南沙完成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4576亿元,年均增长达30%。
成功创建4A级景区3个
南沙已建成南沙滨海湿地等特色生态游览区,近年来成功创建南沙天后宫等3个国家4A级景区,建成亚洲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打造万达金街、合景悠方等一批夜间消费示范项目,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南沙游玩。
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列
广州南沙港(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南沙港是广州唯一的天然深水港,可接卸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作为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内贸港口。2021年,南沙龙穴岛港区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2万标箱,跻身全球前列,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194条班轮航线通达全球
截至2022年6月,南沙港区已开辟194条班轮航线,其中“一带一路”方向航线超过116条,149条外贸航线,覆盖中东、欧洲、南美、东南亚、中北美等全球主要贸易区。2021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600.3亿元,是2012年的18.8倍。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6.57倍
南沙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挥中小企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力,培育了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8家跃升至2021年的744家,增长26.57倍。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