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普通的体育课,却导致一个孩子创伤性脾破裂,让两个贫困家庭针锋相对,对簿公堂。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贇每每回忆起执行的那起案件,都感慨万分。

余某和龚某是新余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2019年3月,体育课上,一个足球滚到余某面前,余某想把足球踢回操场,但不巧足球碰到了龚某脸上。龚某随后跑来踢了余某肚子两下,余某当场倒地直喊疼痛。学校老师发现后,将余某送往医院治疗。余某被诊断为创伤性脾破裂,后经司法鉴定为七级伤残。因双方对赔偿事宜协商未果,2019年7月,余某母亲起诉至渝水区法院,要求龚某及学校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共计11万余元。后渝水区法院判决龚某及其监护人赔偿余某7.8万元,学校赔偿余某3.5万元。判决生效后,学校及时支付了赔偿款,但龚某及其监护人一直未支付赔偿款。2020年5月,余某母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刘贇依法对龚某及其父母的财产进行查询,却一无所获。刘贇随即拨打龚某父亲留下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却是龚某的表哥何某,他表示:“龚某家根本没有手机,因当时是我在协调此事,所以留了我的电话。龚某家生活十分困难,孩子父亲是智力残疾三级,母亲是肢体残疾三级,一家人只能靠政府救助来维持生活,根本就没有履行能力。”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刘贇立即前往龚某所在村委会进行走访。刚走进村委会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表,刘贇马上就在上面找到了龚某父亲的名字。村委会的李书记解释道:“孩子的这个事情我们了解,但他们两口子都有残疾,2014年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一直都在对他家进行帮扶。虽然一家人在2018年12月暂时脱了贫,但这主要也是靠政府进行兜底保障,随时可能有返贫的风险,现在他家又碰到这个事,我们村委会的压力也很大,这件事情必须妥善处理。”

然而,当刘贇把这些情况告诉余某母亲后,她的态度也十分坚决:“他家是贫困户,可是我们家生活也很困难,孩子的医疗费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我儿子现在脾脏已经被切除了,这对他以后的身心健康会有多大影响?我儿子不能白挨这一脚,得有一个说法啊!”

此时,摆在刘贇面前的是一个两难境地:因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但如果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可能会因案返贫、因案致贫,甚至以后难以脱贫,孩子的未来也令人堪忧。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执行法官,刘贇心里明白,对这两个贫困家庭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达成和解。想到这,他又耐心地做起了双方的思想工作,并积极与村委会、学校沟通,为当事人申请相关救助或补助。

2020年8月初,在刘贇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次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签订协议后,龚某家人按期支付赔偿款。

2021年7月,法院为余某发放4万元司法救助款。

2021年9月,龚某家人将余款7000元一次性支付,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在本案中,因为被执行人是贫困户,如果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被执行人很可能会因案返贫。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坚持能动执行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同时注重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让双方当事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案件执结完毕后,刘贇总结道。

编辑:谷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