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4月15日消息(记者罗晓英)4月14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验收,标志着福州市、福州新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将为闽东北乃至福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联合验收组按照《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规定,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监管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联合验收,同意通过正式验收并签署验收纪要。

1993年,福州保税区正式投入运营,历经多年发展,2023年7月,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进一步整合优化福州保税区资源优势,总规划面积1.83平方公里,一期封关面积0.74平方公里。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管委会发挥临空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了机场综保区“当年招标进场、当年征迁交地、当年规划设计、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招商落地、当年建成达标”的“福州效率”和“福建速度”;同时,依托“政府主导、国企运营”的创新模式,由福州市左海集团、中铁十一局作为建设主力军,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建设,一期项目建成了隔离围网、智能卡口、查验中心等核心设施,同步建设物流分拨中心等配套载体。这些项目的建设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今后正式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福建省第6个综合保税区、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全国距台湾最近的空港综保区,未来将依托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枢纽优势,充分发挥海陆空物流联动效应,叠加国家级新区、海丝核心区等政策红利,突出“保税+”“临空+”特色,重点发展保税物流、新型贸易、临空制造等核心业态,加速构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及物流分拨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闽东北对外开放能级。

未来,福州市将持续深入挖掘海丝枢纽机场潜力,着力落实好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优惠政策,加快机场二期、高铁进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机场综保区与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叠加联动,打造开放度高、功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便利的空港综合保税区,为福州市、福州新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门户,谱写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