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试验。
3月13日,在位于沙县区高砂镇的同晟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生产车间里,3条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粉末状的白炭黑源源不断的加工成型,准备发往东南亚市场。
“目前有260多名工人,人歇设备不歇,正加班加点赶制,满足客人的出货要求和市场的需求。”公司副总经理陈欣鑫说。
作为一家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年可产橡胶、涂料、牙膏等各领域应用的二氧化硅5万吨,生产出来的各类明星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热销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年产值2.5亿元。
“早年,公司的厂房依山而建,受制于地形,扩大生产不现实,我们决定致力于精细二氧化硅的研发,虽产量不大,但能耗小、产品附加值高。”陈欣鑫介绍,这几年,公司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在创新研发领域,消光剂二氧化硅、蓄电池隔板(隔膜)用二氧化硅、牙膏用二氧化硅技术等一批批创新成果落地,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大力度的研发投入,成效还体现在产品迭代上面。作为国内蓄电池隔板(隔膜)用二氧化硅”的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同晟一举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蓄电池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加入二氧化硅做成的铅酸蓄电池PE隔板,就像给电池中的铅块穿上了衣服,抵抗腐蚀,延长电池寿命。”陈欣鑫表示,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多家蓄电池龙头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普遍提升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同晟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校企“硅材料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我们在招引人才上持续强化服务保障,畅通人才上升机制,不仅输送研发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还经常请行业内的专家来企业授课,让研发人员稳步成长。”陈欣鑫说。
得益于人才的聚集,同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产品研发。在同晟的技术中心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搞测试、比数据。“近日多家大型客户提出需要电子级用二氧化硅,我们正组织人员全力攻克。”陈欣鑫说,根据市场来研发,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住市场脉搏,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产品研发紧张忙碌,项目建设亦如火如荼。连日来,公司的一条DCS实验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相较于传统的PLC,这条实验线更加智能化,能实现远程操控,产品的精度、孔径等指标也更加精准。
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截至今年2月,企业已取得87项自主研发专利。(沙县记者站 吴伟 许琰 文/图)

关注精彩内容